
本報訊
一種新型空芯光纖有望提升每根玻璃纖維的數據傳輸量,並延長傳輸距離。這項技術可望使電信系統更快速、更高效。
這項發表於9月1日《自然·光子學》期刊的設計,以玻璃「吸管」系統取代傳統光纖的髮絲般細密實心玻璃絲。該系統由五個小型圓筒組成,每個圓筒內含兩個嵌套圓筒,並附著於主圓筒內緣。每根管徑均經精密調校,僅允許特定波長的光通過。當適當波長的光脈衝經由中間的空隙傳輸時,將不會逸散。
「我們確信這項技術將帶來革命性變革」,論文共同作者、英國南安普敦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光子學與材料科學研究員波萊蒂(Francesco Poletti)說。
東京慶應義塾大學(Keio University)量子網絡工程師范米特(Rod Van Meter)指出:「若新型光纖能實現量產和簡易安裝且具備耐久性,可能催生更快速、更優質的經典互聯網。」
該光纖將由初創公司Lumenisity生產。該公司是南安普頓大學的衍生企業,於2022年被微軟收購。
傳統玻璃纖維的製造過程是將玻璃熔化後拉伸成所需粗細的絲束。為了生產空芯纖維,研究人員首先採用直徑約20釐米的放大版設計原型,在拉伸過程中對中空結構施加壓力,確保整體結構維持原有格局,最終形成直徑約100微米的纖維。
研究團隊宣稱此技術傳輸速度較實心光纖快45%,經進一步改良後,支持的頻寬將可擴大五至十倍。
此設計與中國研究團隊今年稍早發表的類似技術存在差異。後者採用稍厚的薄膜結構,雖可能降低生產成本,卻會犧牲頻寬表現。
波萊蒂表示,待技術完成國際標準化程序,隨著市場參與者增加,數據中心營運商將在約五年後採購和安裝新光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