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宇宏 新澤西州)
在二戰末期美國其急於結束太平洋戰場和日本的戰爭,軍事人員錯估了日本軍事的實力,估計必要犧牲一百萬以上的兵力才能登陸日本本土作戰,最終讓日本屈服。而在中國戰場,前一年因為對日本發動1號作戰的潰敗,廣西貴州相繼淪陷,首都重慶告警,讓美國軍事決策人員和羅斯福,為了說服蘇聯對日本出兵,便屈服了史達林對中國索取在東北的港口及鐵路使用的權利,並允許外蒙古獨立。
當今美國全國上下已經把中國當作主要的敵人,便必須把軍事和資源放在太平洋戰場,近來隨著菲律賓和日本的頻頻挑釁,南海情勢告緊,中國大陸的軍事演習跨越台灣海峽增加緊張的局勢。
隨著中國軍事力量的突飛猛進,多項尖端武器已經超越美國,尤其是海軍實力大增,造艦能力超過美國百倍,時間已經不站在美國那邊,五角大廈軍事和安全人員在兵器推演基於劣勢的恐慌下,已經變成政治圈的心病,所以必須要犧牲烏克蘭及歐洲的戰略利益,以防止緊急狀況發生兵力及資源都不足的情況。決策圈便希望能在結束戰爭當中讓俄國獲利,並在其中討好俄羅斯及普京以得到他的友誼,達到分化中國和俄國親密友好關係的目的。
烏克蘭的角色就是二戰時的中國犧牲了領土和資源的使用權,基本是喪權辱國徹底潰敗的局面。普京領導下的俄羅斯和當時二戰的史達林一樣,則獲得了遠遠超過自己預期的戰利。
中國在這個惡意的佈局底下,要和俄羅斯保持什麼樣的關係,又要如何應對美國的陰謀詭計,是必須立即面對的。而台灣如何智慧的避免在美中或中日的衝突當中站穩立場,讓任何一方都沒有動用兵力的藉口。這就是台灣朝野最大的考驗了,沒有大智慧大決心站在戰略的最高點考量,任何盲目選邊站的結果,很可能就會不幸變成下一個烏克蘭。兩岸的知識分子也應該以共赴國難的心情去思考可能的發展,不要讓帝國主義及霸權主義在歷史上再來危害中華民族的復興和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