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期以來,恰加斯病(Chagas disease)一直被誤認僅在國外會造成威脅,如今它正在加州和美南地區紮根蔓延。
《洛杉磯時報》報道,加州是美國恰加斯病感染人數最多的州,感染人數於七至十萬人之間,許多人直到心臟病發作或中風才驚覺染病,成為鮮少人知且最隱匿的疾病之一。
在拉丁美洲,恰加斯病每年造成的死亡人數遠比瘧疾要多。研究人員認為,目前全美約有30萬人感染該疾病但渾然不覺。
由於該疾病通常會潛伏數年,只有在患者因心臟病發作、中風或死亡而倒下時才被意外發現。
恰加斯病是由克氏錐蟲寄生蟲所引起,該蟲寄生在一種名為「接吻蟲」的吸血昆蟲體內。美國約有十幾種接吻蟲,加州有四種蟲種已知攜帶寄生蟲。
研究甚至表明,在某些地方,例如洛杉磯的格里菲斯公園內大約三分之一的接吻蟲都攜帶恰加斯寄生蟲。
正因如此,由流行病學家、研究人員和醫生組成的團隊呼籲世界衛生組織和美國疾病控制和防治中心將此病列為全國地方疾病,藉此提高公眾認知,開展宣導並增加公共衛生投資。
該疾病長期來一直背負著污名,總被錯誤地與遙遠熱帶國家受蟲害影響的貧困農村移民有關。
佛羅里達大學醫學流行病學家、恰加斯病專家諾曼貝蒂(Norman Beatty)強調,此種疾病一直被忽視,數十年來一直影響著拉丁美洲人,同時也在美國肆虐。
加州凱撒醫療集團的心臟科醫生埃爾南德斯(Salvadore Hernandez)指出,一名居住在荷里活山的孩子感染,但該名患者未出國旅行,居住處綠樹成蔭,「接吻蟲」在富裕社區很常見。
該種寄生蟲也在當地野生動物中被發現,包括格里菲斯公園的林鼠、臭鼬和老鼠,以及加州其他地區的蝙蝠、浣熊和黑熊。
德州農工大學獸醫學和生物醫學學院的流行病學家哈默(Sarah Hamer)舉例山貓、郊狼、鳥類、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等,她說:「吸血機會相當均等,意味著克氏錐蟲的宿主範圍很大。」
在加州,恰加斯病不屬於法定通報疾病,但洛縣是該州首個規定強制通報的縣。
2019年至2023年間,洛縣確認約18宗病例,還有更多病例未被診斷出,多數確診病例是國際感染,但有些是本地感染。
哈默坦言,確診病例僅是冰山一角,缺乏標準化通報系統和主動監測,多數人是在嘗試捐血後才發現。
她指出,接吻蟲唾液中的蛋白質會引起急性反應,例如四肢腫脹、眼睛腫脹和過敏反應,這些都與這種攜帶疾病的寄生蟲無關。
造成最大危害是長期或慢性影響,症狀通常與其他形式的心臟和器官損害難以區分,許多人在未接受篩檢下就因心律不整、食道腫脹、癲癇和中風等症狀就診。抗寄生蟲藥物可用於阻止病情進展。洛杉磯訊

錐蝽俗稱「接吻蟲」,因喜歡咬熟睡者嘴唇吸血而得名。cdc.g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