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特朗普告知眾議院議長約翰遜,本屆政府將不會撥付已獲國會批准的49億元對外援助,等於繞過立法機關削減預算。特朗普周四致函約翰遜,並於翌日由白宮管理及預算辦公室在X公開。信中指出,資金是從國務院及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削減,後者早已是特朗普削減外援的重點目標。
這次行動採用所謂「口袋撤撥」(pocket rescission),即總統於財政年度結束前提交撤回撥款的請求,因國會必須在45日內表決,而時間不足,結果資金自動失效。此手段上次出現已是近50年前,由總統卡特於1977年採用。特朗普政府辯稱這是合法工具,但學界則指出法律語言明確要求若國會未在期限內通過撤撥,政府必須照原用途支出,不容例外。
特朗普此舉引發參議院強烈反彈。共和黨參議員科林斯批評:「憲法明確賦予國會掌管財權,繞過國會撤資顯然違法。」民主黨領袖舒默則警告,若白宮能隨意動用這種方式撤回撥款,將破壞正常的撥款程序,並可能在10月新財政年度開始前引發「不必要的停擺」。
白宮官員在記者電話會議上拒絕說明未來會否常態化使用此手段,僅表示有信心在任何法律挑戰中勝出,並稱此次選擇的撤撥項目旨在「提供最乾淨的案例」。
根據白宮公布,這次撤撥涉及32億元發展援助、5.2億元聯合國出資、8.38億元國際維和,以及3.22億元推廣民主項目。參議院7月曾通過另一筆90億元撤撥案,涵蓋公共廣播及部分外援資金。
國務卿魯比奧在X發文稱:「USAID已正式進入關閉程序。」實際上,特朗普政府今年初已宣布幾乎取消全部USAID的對外援助合約,總額達600億元,剩餘項目已移交國務院管理。
特朗普政府自上任以來大幅削減外援,雖然對財赤影響有限,卻引發對美國國際聲譽的擔憂。美聯社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