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科學技術部(科技部)早前批准15家香港實驗室,成為「全國重點實驗室」,並在今日(25日)進行授牌儀式。行政長官李家超致辭時表示,很高興見證重點實驗室正式授牌的重要時刻,感謝科技部對香港科技發展的重視和支持,並一直大力支持香港政府、香港高等院校和在港實驗工作。他強調香港政府全力支持香港成為創新科技中心,積極推動香港院校和實驗室參與國家科技計劃,提升科研能力,加快香港融入國家科技體制。





李家超:積極推動香港院校和實驗室參與國家科技計劃
李家超續指,獲得科技部批准成為全國重點實驗室,證明團隊在基礎研究、技術創新、關鍵核心技術,具備一流水平。他又稱香港為亞洲唯一擁有5家百強大學的城市,是次獲得授牌的全國重點實驗室,都來自全球百強大學,彰顯香港的科研實力。香港在一國兩制下,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在港的全國重點實驗室將提供促進海內外頂尖大學和科研機構的合作匯聚全球的科研人才。
他提到,特區政府會提效提速,推動河套香港園區的發展,期望香港的高等院校和在港的全國重點實驗室,可進一步加強與內地及海外科研機構聯繫,攜手深化「產、學、研」協作,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的融合發展,更好服務國家新質生產力的高質量發展。
周霽:以香港所長貢獻國家所需 推進科研成果轉化落地
中聯辦主任周霽指,是次在港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再次體現中央對香港科技發展的鼎力支持,使香港加速融入國家科技創新體系,並可令香港助力科技強國建設。周霽認為,香港要堅持以基礎研究,厚植創科的優勢,期待香港可進一步厚植基礎研究的土壤,進一步發揮包括全國重點實驗室在內的各類科研平台作用,圍繞世界科技的前沿,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來強化攻關,多做原創性、高質田、標誌性的成果,更好以香港所長貢獻國家所需。
周霽又指特區政府推出產學研一加計劃,新型工業化加速計劃等數個百億級資助計劃,展現了特區政府以創新驅動發展的堅定決心,期待香港進一步強化產學研應用創新的協同,大力推進科研成果轉化落地,使更多產業技術從實驗室走向市場,更好轉化為實際的生產力和經濟發展的高質量的增長指標。
周霽亦表示,要堅持以平台建設聚集高端人才,近年已有一批國際頂尖的學者科學家成為了新香港人,期待香港更好發揮自身優勢,大力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通過高水平的研究平台,合作項目,集聚培養更多國際頂尖的人才和創新的團隊,為香港和國家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支撐。他強調中聯辦會全力特區政府。
陰和俊:期待香港科技界放開手腳 創造創新
科技部部長陰和俊指,在港設立15間全國重點實驗室為國家對香港科研實力的高度認可和充分信任。他期望在港全國重點實驗室,進一步強化使命定位,聚焦國家需求背後的科學難題,勇於探索科技前沿無人區,搶佔全球科技競爭的制高點。
陰和俊又期望香港可匯聚人才,發揮香港國際化科研優勢,特別是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施展才華地方,打造高水平研究隊伍,不斷壯大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同時要深化系統開放共享,主動加強與內地頂尖高校研院所科技企業的生物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服務國家和港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陰和俊強調,距離2035年建成科技強國只有不到10年時間,「希望香港科技界放開手腳,創造創新,不斷產出重大的創新成果」,科技部將與特區政府密切配合,為科技強國建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更多力量。
張翔、葉玉如、袁國勇等擔任主任
15家設於香港的「全國重點實驗室」中,有5所屬於香港大學、4所屬於中文大學、2所屬於城市大學、2所屬於科技大學、1所屬於理工大學,另有1所共同屬於理工大學及科技大學。實驗室涵蓋範圍包括傳染病、神經系統疾病、生物醫藥技術、光量子物質等,分別由科大校長葉玉如、港大校長張翔、傳染病專家袁國勇等擔任主任。





記者:林彥汛
攝影:何君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