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戰80年了,為何世界走上回頭路?(下)

霍詠強 星島中文電台時事觀察

更令人窒息的是決策者的心理機制。正如卜采萊姆執行董事諾瓦克剖析:「10月7日的集體創傷被政府利用了」。當哈馬斯襲擊造成1200名以色列人死亡後,當局將報復行動推向極端——每殺死一名哈馬斯武裝人員,就有超過40名巴勒斯坦平民陪葬。這種以安全之名行滅絕之實的邏輯,正是文明倒退的典型症徵。

邊境衝突的政治轉嫁術

東南亞的烽火同樣映照文明暗面。2025年7月,柬泰邊境衝突在「翡翠三角」地區驟然升級,導火索竟是三枚俄羅斯PMN-2地雷。泰國聲稱柬埔寨在爭議區埋雷致士兵截肢,柬方則反駁泰軍越界闖入雷區。在民族主義情緒催化下,爆發多線交火:泰國F-16戰機空襲柬軍陣地,柬埔寨則以火箭炮還擊居民區,造成平民傷亡。

這場衝突的深層邏輯是權力轉移國內危機。柬埔寨經濟因疫情和中國遊客減少遭受重創,泰國則面臨美國關稅打擊與經濟停滯。BBC分析指出:「洪森和他信這對昔日盟友,如今都在利用民族主義轉移國內矛盾」。尤其當泰國總理佩通坦與洪森通話內容遭故意洩露,引發泰國內閣危機後,衝突更成為政治生存工具——洪森甚至威脅公布他信「侮辱泰王室」的密件。當政治精英將戰爭作為續命手段,日內瓦公約確立的戰時平民保護原則便淪為廢紙。

去年底,當敘利亞阿薩德政權被推翻後,被形容為民主推翻暴政,讓敘在被國際制裁後解除出來後,這個國家就陷入四分五裂之中,曾經被西方標籤證實為阿薩德暴政的一場暴力衝突,現今是「每天」在敘利亞上演,但西方傳媒卻忽然完全視而不見,以色列乘機轟炸及入侵南部地區造成大量死傷,卻連在聯合國討論的機會都沒有,當政治凌駕了人身安全時,這種是真正獲得「自由」嗎?

三 霸權失序:單極世界的野蠻邏輯

「保護費」體系下的強權規則

美國先透過以色列挑起仇恨,再以航道安圭發起對也門胡塞武裝軍事行動,揭穿了現代霸權運作的底層密碼。在名為「胡塞PC小組」的Signal群聊中,副總統萬斯直言:「我只是討厭又一次救助歐洲」,國防部長赫格塞斯立即附和:「我完全理解你對歐洲寄生主義的憎恨」。這些被洩露的言論赤裸裸表明:美軍行動實質是向歐洲收取的「保護費」——紅海航道安全對歐洲經濟至關重要,而美國航運佔比不足5%。

更荒誕的是後續政策邏輯。當特朗普宣布對進口汽車加徵25%關稅時,歐洲發現自己剛付完「安保費」又遭經濟打擊。這種反覆榨取盟國的行為,印證了群聊中特朗普顧問米勒的冷血建議:「如果美國以巨大代價恢復航行自由,就需要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作為回報」。

技術霸權的雙重標準

在科技領域,規則的雙重標準同樣觸目驚心。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限制AI晶片對華出口,卻在向英偉達(NVIDIA)、超威半導體(AMD)等企業收取晶片價值15%的「許可費」後允許繼續供貨。這種變相徵收保護費的模式,使技術封鎖淪為牟利工具。

更具諷刺意味的是,當特朗普在社交媒體逼迫華裔半導體專家陳立武退出英特爾時,以及之後在與陳會面後的大翻轉,証明他根本對陳在美國半導體業的貢獻一無所知,而是以膚色和傳聞來作出攻擊。決策的非專業化與民粹化,正瓦解技術治理的理性根基。

四 文明的出路:重構多極世界的倫理基石

打破「大阿哥」的單極霸權

單極霸權已成為文明進步的最大障礙。中國倡導的平等有序多極化理念,直指當前國際秩序的核心弊端:「一旦國際關係實踐背離主權平等原則,就會導致不公和動盪」。真正的多極化不應是「玩家多了,共識少了」的碎片化狀態,而是構建「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的全球治理架構。多極化不僅是權力結構的調整,更是文明觀的革命。

五 結語:在歷史的十字路口

終戰八十年後的今天,人類站在新的文明斷層線上。加沙廢墟中未寒的屍骨、敘利亞血腥的暴力、柬泰邊境新埋的地雷——這些不是孤立事件,而是舊秩序全面潰敗的症狀。當選舉民主退化為民粹狂歡,當自由異化為技術寡頭的壟斷特權,我們不得不承認:沒有精神進步的科技繁榮,不過是災難的加速器。

我們仍要容忍「大阿哥」主宰的弱肉強食世界,還是勇敢走向真正多極文明?

星島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