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宇宏 新澤西州
紀念抗戰八十周年傳統的用語如可以原諒、不可以忘記、銘記歷史、忘記國恥等不足以反應當今的荒謬情況。對於這個不可理喻的現象要如何避免見樹不見林的情況。用宏觀的戰略,避免微觀戰術失敗,知己知彼,才能找到最終的有效道路。
日本政府多年來在所謂持久戰的指導原則操控下,已經把自己從發動戰爭的侵略者轉變成最大的受害人,其忍辱負的和平愛好者,在國際上甚至形成了人道主義護衛者的共識。但對於當年種種侵略的殘暴行為,則予以淡化及否認。多年來日本官方一直否認曾經在中國戰場使用化學武器及細菌戰,並對南京大屠殺惡意提出種種質疑,懷疑其真正死亡人數,製造一種沒有共識的懸案,對其殘忍暴力認為是戰爭當中所不可避免的行為,對中國的侵略戰戰爭將其降格為一種普通國與國之間的衝突,並沒有特殊違反戰爭的行為。近年來並在社交網路上發動鋪天蓋地的宣傳,呼籲當年的受害者,以中國網友為主,不要煽動仇恨,要以中日兩國交往好和平目的出發,這種影響動機及惡意的行為是可恥的。
假如愛好正義和公理、關心日本戰爭責任的人,沒有注意到這種動機及其邪惡的行為,所有的努力最後都會白費的,拍再好的電影、有更多的票房,如果沒有找到道德及法律上的製高點,有效對付這個犯罪團體的方法,可能最終會事倍功半,甚至造成國人的分裂的悲劇。
只在有效道德及法律層面的落實抵制懲罰,形成輿論力量,從質到量的變化造成實質的效果,才是最終督促日本反省道歉、歸還掠奪古物文書的最終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