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車企去年海外投資額超越內地,為2014年有紀錄以來首次,反映內地市場的價格戰及產能過剩,已嚴重擠壓行業利潤空間。同時,中國企業為了規避關稅及回應海外客戶要求,海外建廠已成為其戰略選擇。
去年海外投資達160億美元
根據美國智庫機構榮鼎諮詢(Rhodium Group)報告指出,中國車企去年海外投資約160億美元,略高於內地150億美元的投資額,打破以往多年約80%投資集中內地的格局。
寧德稱海外擴張為「第一優先」
報告顯示,約四分之三的海外投資來自動力電池製造商,以應對高昂運輸成本和在地化供應需求。其中全球最大電動車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3750)今年6月曾表示,隨着內地汽車市場的激烈競爭威脅到整個行業健康發展,要將海外擴張列為「第一優先」。
比亞迪已在巴西和泰國建廠
另一方面,比亞迪(1211)作為中國銷量最高的汽車製造商,亦已在巴西和泰國建有工廠,並計劃在土耳其和印尼建設新設施。截至今年7月,比亞迪海外銷量已超過54.5萬輛,超過2024年全年逾41.7萬輛的銷量。除了比亞迪之外,奇瑞汽車也承諾投資10億美元在土耳其建立一座電動車工廠。
海外項目成本高 具政治風險
不過,海外項目普遍存在成本高、建設周期長,以及監管和政治風險。報告強調,中國電池工廠通常在宣布後3至12個月內即可開工建設,但在海外一般需要10至24個月,有些項目甚至因外部風險而被迫擱淺。同時,有數據顯示海外電車製造專案完成率僅25%,遠低於內地45%的完工率。
此外,比亞迪上月無限期擱置了在墨西哥建廠的計劃,主要由於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及貿易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