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祭出新一波懲罰性關稅、又針對軍費提出要求之後,受夠了的盟邦準備拿特朗普最在意領域開刀:考慮拒買F-35戰鬥機。
據美國政治新聞機構Politico報道,西班牙原計劃斥資數以十億計美元購買F-35匿蹤戰機,但因為北約組織(NATO)未來國防開支將佔國內生產總值(GDP)5%目標而與美國發生爭執後,已放棄採購計劃。北約6月底發布聲明,支持在2035年以前提高國防開支至佔GDP5%,以回應特朗普要求。
苦於美國高關稅的瑞士,也面臨各黨派要求放棄F-35戰機的壓力。印度因不滿特朗普提高關稅稅率,據傳已決定暫停購買美國作戰車輛。上述這些都只是在短短兩周發生的事件,凸顯特朗普經濟政策可能帶來的後果,其影響遍及盟邦,各國政府被迫重新評估與美國的國防合作關係。美國業界先前早已擔心這種新形式的保護主義會引發報復,危及武器銷售,削弱美國作為全球最大防務供應國的主導地位,盟邦上述舉措更加深了業界的憂心。
雖然多數盟邦並未急於取消規劃已久的採購計劃,但上述3國近期的行動顯示出對特朗普全球貿易策略日益增加的抵制情緒,以及迄今為止最具實質性的反制行動之一。前五角大樓官員、曾主管歐洲和北約政策的Jim Townsend表示,對於多年來被敦促購買美國裝備的盟邦而言,關稅無異是讓他們感覺被美國傷害了。
在西班牙和瑞士決定放棄F-35之後,西班牙數以十億計美元的資金可能改買由英國、德國、意大利和西班牙共同製造的歐洲颱風戰機,以及法德聯合開發、計劃於2040年代投入使用的次世代匿蹤戰機和無人機系統「未來空戰系統」。
洛克希德馬田公司製造的F-35對這類經濟動盪特別無力招架,這架戰機的零件來自全球100多家供應商,而龐大的海外訂單有助壓低單價,若有國家取消或縮減訂單,成本就會上升,影響所有人。不願具名的前五角大樓官員表示,失去西班牙甚至瑞士的訂單,對生產不會造成立即影響。但若持續流失海外買家,恐讓整個機隊的價格節節攀升,對已因重建基地問題承受壓力的F-35計劃而言,不啻是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