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位母親帶著孩子走進藥房接種常規疫苗時,她面對的不僅是針管與藥劑的費用,可能是一張高達數百美元的賬單。即使疫苗本身被列為「建議接種」,其費用可能成為普通人家庭預算中的沉重負擔。這一幕反映出一個深刻矛盾:美國醫療體系的設計,究竟是為資本還是為生命?
今年3月,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宣布裁減約1萬名全職員工,佔其員工總數的四分之一。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和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等核心機構首當其衝,新藥評審、傳染病防治、公共衛生信息發布等關鍵職能遭受重創。
資本邏輯下的醫療體系早已埋下危機種子。美國醫療行業高度壟斷,資本通過兼併收購把控醫療服務和藥品定價權。疫情期間,強生、輝瑞等製藥巨頭營收激增(輝瑞2021年中報收入同比增長68%,再生元製藥增長102%)而普通民眾卻因無法支付高額治療費用而深受其害。這種「疫情經濟」的畸形繁榮,暴露了醫療體系為資本而非生命服務的本質。
美國各州縣制定了幾百種不同的疫苗接種方案,這種碎片化體系在疫情中付出慘痛代價。當聯邦政府計劃2020年底前完成2000萬人接種時,實際接種量不足500萬劑。
成本與生命的倒置成為美國醫療最尖銳的諷刺。儘管美國人均醫療支出超過1.1萬美元,是經合組織國家平均水平的兩倍多,但其人均預期壽命卻在發達國家中墊底。近3000萬沒有醫療保險的美國人中,有相當一部分需要被迫在「吃飯、支付房租和看病」之間做出選擇。
政府裁員將加劇這一危機。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CMS)裁員300人,美國終止了數十項針對新冠病毒和未來大流行病的疫苗及治療方法研究。這些裁撤不僅削弱當下防疫能力,更將美國置於未來健康威脅的無防備狀態。由於公共衛生信息發布團隊被大幅裁減,公眾獲取信息的管道受阻,健康知情權勢必遭遇系統性剝奪。
弱勢群體成為雙重受害者。資料顯示,原住民和非洲裔在新冠疫情中的病亡率遠高於白人——每595名原住民就有1人死亡,而白人的比例是1/10305。聯邦政府削減了各州超過120億美元的公共衛生撥款,依賴這些資金運作的肯塔基、南卡羅來納等州的傳染病監測、精神健康服務項目首當其衝,進一步擴大「健康不平等」鴻溝。
美國還終止了對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的財政支援,該組織此前挽救了1900萬名兒童的生命。失去美國支持,意味著未來五年7500萬兒童無法接種常規疫苗,可能導致超過120萬兒童死亡。總統愛滋病緊急救援計劃(PEPFAR)的未來也不明朗,七個國家的愛滋病患者面臨治療中斷風險。
美國醫療體系的根本矛盾在於其將健康權異化為商品。要重建這一體系,需要打破資本壟斷,賦予政府藥品定價談判權,限制不合理醫療收費。同時重建公共衛生網絡,恢復並擴大基層衛生服務覆蓋,特別是在農村和貧困社區。亞特蘭大CDC總部外的抗議標語在陽光下格外刺眼:「公共衛生不是開支,是生存投資」。在病毒與變種從未止步的世界\xf9堙A裁撤守護者是最昂貴的「節約」,其代價將以生命計量,由最脆弱的人群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