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南京照相館》痛憶抗戰誓保和平

參加《南京照相館》三藩市首映的嘉賓手舉電影海報合影,前排左二為南京大屠殺索賠聯盟主席梁家豪、左四為三藩市退休法官兼慰安婦正義聯盟共同主席鄧孟詩。記者彭詩喬攝

中國駐舊金山總領館總領事張建敏在《南京照相館》大海報前面指出,紀念歷史是為了避免悲劇重演。記者彭詩喬攝

本報記者彭詩喬帝利市報道

取材南京大屠殺期間日軍真實罪證影像的電影《南京照相館》,8月13日在帝利市(Daly City)舉辦三藩市灣區首映。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沉重的歷史仍引人深思。

中國駐舊金山總領館總領事張建敏出席首映式指出,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重大貢獻,希望全世界都對這段歷史有更多了解。他說紀念這段歷史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避免歷史悲劇重演,「銘記歷史,珍愛和平。」

張建敏提到抗日戰爭中,美國飛虎隊跨越山海和中國人民同仇敵愾,共同奮鬥,贏得最後勝利,爭取到和平。當今世界面臨各種各樣的挑戰和問題,任何一個國家都難以靠單打獨鬥獨善其身。「我們更需要通過對話交流、協商合作解決問題,爭取更美好未來。」他指出:「中美關係能夠健康穩定發展的話,不僅有利於我們,也有利於全人類的未來」

鄧孟詩感嘆 無法控制情緒

《南京照相館》(Dead To Rights)取材南京大屠殺期間日軍罪證影像,聚焦於一家名為「吉祥照相館」的避難所,講述館內老百姓起初只想在大屠殺中保命,卻因被迫幫日軍攝影師沖洗底片,意外留下證明日軍屠城的罪證照片,面對日軍暴行、同胞遭遇和民族存亡,他們最終想辦法將這些底片公諸於世的故事。

影片結束後,放映廳內一片寂靜,觀眾們沉緬在歷史記憶中,久久無法平息。

三藩市退休法官、慰安婦正義聯盟共同主席鄧孟詩、南京大屠殺索賠聯盟主席梁家豪等參加首映式。梁家豪主席透露,聯盟正在拍攝一部小型紀錄片,將在今年12月13日南京祭上映,旨在提升公眾對這段歷史的認知。

鄧孟詩主席在影片結束後感嘆,即便對這段慘痛歷史已非常了解,仍無法控制情緒。「真實的情形可能比我們看到的還要殘酷百倍。」她提到當今仍在持續的戰火,「如果每一位美國人都能看這部電影,世界就不會再有戰爭。

如果全世界的人都能看,沒有人會希望戰爭發生,因為根本承受不起這樣的災難。」

鄧孟詩呼籲美國社會,尤其是對中國抱敵意的人,應該透過這部電影理解歷史,減少恐懼與對立。她批評日本至今仍否認歷史罪行,呼籲日本應如德國般承認事實、道歉並進行教育與賠償。「只要日本繼續否認,我們就會繼續教育、繼續提醒,即便有人不願被提醒。」

明起在北美多家影院上映

鄧孟詩說,雖然《南京照相館》令人痛心,但它是教育與和平的契機,「我會更加努力推動中美兩國和平,因為沒有和平,我們什麼都沒有。」

韓裔記者、地緣政治分析師兼作家 K.J. Noh 表示,影片的力量與震撼程度遠超預期,讓他在觀後不得不坐下來平復心情。「這是一部非常有力量、非常重要的電影,」Noh說,觀影過程中,很難不將歷史與當前局勢聯繫起來——想到巴勒斯坦的平民被困被屠殺的現狀,也想到類似的危機可能再次降臨到中國。

根據過去近15年的觀察,Noh認為戰爭的徵兆正逐步成形——從對中國的妖魔化、資訊戰與輿論操控,到美國及其盟友部署軍事基地與武器,再到南海、台灣海峽等地區不斷的軍事挑釁。「我們離戰爭非常近了,而離真相越遠,就越接近戰爭。」

他認為,如果這部電影能在五年前上映,或許能讓更多人及早意識到未解的歷史如何延續到今天。「雖然影片沉重、令人不安,但它的核心隱含一絲希望——透過見證、記錄影像、講述真相,讓更多人看到並聽到真相,可能會帶來改變。」

《南京照相館》由申奧執導,劉昊然、王傳君、高葉、王驍領銜主演,周游特別出演,楊恩又、原島大地主演。影片將於8月15日(本周五)起在北美多家影院上映。

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