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星期的專欄提到,今年暑假出走英國幾星期,陪女兒參與當地的暑期班,兼探訪姊姊一家,順道到葡萄牙度假。當然,筆者都很難將香港的工作完全放下近一個月,有部分工作,包括這個專欄,仍要如常,造就筆者初嘗一下做個數碼遊牧的滋味。
數碼遊牧(Digital Nomad)是近年新興的工作概念,是指運用數碼科技,有條件在不同地方履行工作職務,催生出一群一邊遊走於不同國家和城市,一邊如常辦公的工作者。最初能夠成為數碼遊牧的,多數是一些獨立行事,較少與同事或客戶交流的工種,例如程式開發員和設計師等,而且以自由身工作者為主。但經歷過疫情,遙距辦公科技更加成熟,令到更多不同工作都可以不在辦公室進行,例如視像會議科技,令會議不再成為限制數碼遊牧的理由。其他例如投資顧問、客戶服務、市場推廣等,都可以成為數碼遊牧。
實測時差為數碼遊牧一大挑戰
又以筆者的工作為例,從前在電視台主持節目當然要在直播室,但現今筆者採用的網上投資平台比電視台配備的,數據更全面,功能更強大,更加有人工智能的分析工具,比電視台有過之而無不及,直播的軟件不但讓我與身處香港或世界各地的嘉賓無縫對談,畫面構圖的亦媲美電視台。
不過數碼遊牧有時亦是有苦自己知,今次筆者的經驗讓我體會到時差是一大考驗。在英國期間,筆者維持港股開市時段的《炒股Deep Learning》節目,在英國時間凌晨兩點主持節目,要維持平時節目的能量並不容易。除了直播時段,其實事前事後的準備功夫,以及與嘉賓的聯絡,亦要面對時差的困難。
數碼遊牧友善措施吸引Gen Z人才
數碼遊牧的趨勢不單是個人選擇,同時亦是企業和政府要思考的課題。Gen Z進入職場,希望工作安排有更大的自由度,有更多機會外遊探索世界。為了吸引Gen Z的人才,越來越多企業容許員工在一年之中有部分時間在任何地方遙距辦工,員工可以一邊旅遊一邊上班。早兩年香港亦有一家網上旅遊產品銷售平台,容許員工每年有30日可以在任何地方辦公。特別是這家企業與旅遊業相關,員工有多旅遊,拓闊視野,亦不難將所見所聞融入到工作之中,為公司創造價值。
企業推出數碼遊牧友善的措施,雖然有利吸引人才,但作為公司的管理人員,同事身處不同時區,自然亦難以期望他們跟自己的日程一致,未必可以在香港的辦公時間隨傳隨到,對工作效率也可能帶來挑戰,公司亦要對有所準備。
多地設專屬簽證便利數碼遊牧
至於在政府層面,近年亦有越來越多地方的政府留意到數碼遊牧市場,希望吸引這班逗留時間較長,而且具消費力,喜歡深度體驗生活的旅客,帶動旅遊收入,推動經濟。部分歐洲國家,包括葡萄牙、西班牙、愛沙尼亞都開設了專為數碼遊牧而設的簽證計劃,而部分簽證政策相對寬鬆的國家,例如泰國、印尼和哥倫比亞,因為消費較低,亦深受數碼遊牧人士歡迎。
而筆者目前身處的葡萄牙,是吸引最多數碼遊牧的國家,成功的原因當然不只專屬簽證。有媒體就綜合了葡萄牙的成功因素,包括消費不算高、英語流通、美食繁多、治安良好、方便四處旅行和氣候宜人。
香港具吸引數碼遊牧條件
其實香港亦具備不少吸引數碼遊牧的條件,例如英語廣泛通行、會聚各地美食,到東亞和東南亞旅行亦十分便捷。不過卻鮮有聽到文體旅局或旅發局提及,有措施吸引數碼遊牧旅客,亦沒有專屬簽證計劃。
當然,香港的租金高昂是令數碼遊牧卻步的一大原因。發展局六月推出了「學生宿舍先導計劃」,鼓勵將酒店和商廈改建成學生宿舍,但其實這類計劃亦可以擴展至為數碼遊牧提供較為相宜的短期住宿,不但可以為香港增加旅客收入,更可以推動深度的國際交流,提升香港國際城市的形象。甚至可以與內地商討,為以香港為主要目的地的數碼遊牧,提供數天的入境內地便捷簽證,方便他們快閃內地,增加香港對數碼遊牧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