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經濟火熱 急需人才

研究寵物已成大學專業之一,中國首個「寵物」專業在中國農業大學設立,這一新興專業聚焦貓、狗、馬等伴侶性動物,今年計劃招生2個班共50人。2020年,農業大學成立了中國首個伴侶動物科學系,動物科學本科專業已招生多年,主要聚焦在豬、雞、牛、羊等家畜。此次新設置的「寵物」本科專業,聚焦在如貓、狗、馬等動物。

就業方面,動物專業畢業生一般進入遺傳育種、營養飼料、繁殖育種、智能養殖等領域工作,而「寵物」專業畢業生可能會優先進入和寵物相關的企業以及馬術俱樂部等。

設立「寵物」本科專業,離不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體系調整的大背景。「寵物」本科專業的就業前景一片大好。數據顯示,去年中國寵物消費市場規模已突破3000億(人民幣,下同),呈現食品主導、醫療增速加快的格局。

寵物市場中細分的類目也愈發多樣,在服務方面,常見的就是醫療、美容、護理、行為訓練、寄養等;在產品方面,不僅有寵糧、貓砂等必需品,更衍生出寵物保健品、零食、服飾、玩具等。

目前,中國註冊的寵物相關企業已超50萬家,「寵物產業」已成為畜牧學科新的增長點,急需大量具有伴侶動物科學知識背景的專業技術人才。與經濟繁榮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人才缺口明顯。從專業性極強的醫療到日常護理崗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才缺口,從業者的短缺顯著限制了行業的發展,也給寵物行業帶來了不少亂象。

去年中國執業獸醫中大約有4萬人從事寵物醫療工作,而寵物醫院已超過3萬家,相當於1家寵物醫院僅有1名執業獸醫。與此同時,寵物美容師、健康護理員和寵物訓導師等崗位也需要大量人才。

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多年後,為因應市場變革,目前高校人才培養體系亟需調整,「寵物」本科專業的設立,可以看作是因應這一變革的具體舉措。從更深層次來說,人才培養與社會經濟發展供需適配,還不只是解決就業問題那么簡單。

目前中國的城市化進程仍在持續進行當中,城市化不僅僅意味著人們在城市中工作和生活,還須擁有更加豐富、更加宜人的生活方式,而寵物就能讓許多人擁有這樣的生活方式。

有研究表明,寵物的出現能幫助人們克服緊張的情緒。多年前,寵物話題就成為中國國內很多論壇的焦點。AI時代,人們對寵物的需求並未消減,寵物在短視頻平台上是最有流量的門類之一。寵物與信念建立、心理疏導等領域一樣,提供的是AI不可替代的情緒價值,也是人類應對「社會病症」的解決方案之一。

作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寵物從倫理到日常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知識上的盲點與缺失。於是,隨著伴侶性動物產業的快速發展,培養伴侶性動物領域的人才既是現實需要,也體現了社會文明程度的提升。「寵物」本科專業的出現不僅稱不上「前衛」,反而略顯「來遲」。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