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這個7月,美國散戶紛紛湧入美國股市,推動標普五百指數在一個月內先後10次創下了歷史收市紀錄。不過,有那麼一群人卻正反其道而行之:企業高管。
根據華盛頓服務公司整理數據,上月僅有151家標普五百指數成分股公司內部人士買入自家股票,是至少2018年以來的最低水準。儘管7月企業內部人士的拋售活動較6月有所放緩,但買入活動的下降幅度更大,這導致買入與賣出比例降至一年來的最低水準。
財聯社報道,企業高管對自家股票缺乏熱情,與美股7月整體浮現出的風險偏好情緒形成鮮明對比。近來散戶正取代機構「聰明錢」,成為美股本輪升勢主力軍。高盛分析師估算,截至7月25日當周,散戶投資者參與度佔標普五百指數總資金流的比例達到12.63%。這是自2月以來最高比例,遠高於近期平均水準。巴克萊股票策略師指出,散戶投資者是當前這波漲勢的「主要」推動力,在過去一個月\xf9埵V全球股市投入了超過500億美元。
除企業高管紛紛高位減持外,根據美國銀行策略師Jill Carey Hall領導的團隊提供的最新數據,上月美企回購活動也在放緩,且連續4周(截至7月25日當周)低於典型的季節性水準。該行承認,造成這一現象的一個原因可能是7月4日假期導致財報季開始較晚。但Carey Hall的分析也顯示,自3月份以來,股票回購額佔市值的比例一直在穩步下降。她表示,這標誌著「高利率和高估值最終可能開始對企業情緒產生一些影響」。
富國銀行投資研究所高級全球市場策略師Sameer Samana指出,密切跟蹤企業股票回購數據的分析師通常認為,股票回購比內部人士拋售更能反映市場情緒,因為個人投資者通常有持續的流動性需求,且傾向於從公司集中持股中進行再平衡。而眼下企業和高管都對自家股票缺乏信心的現象,無疑是投資者需要警惕的理由。Samana表示,「最了解自家公司的人正在告訴你,許多利多消息已被市場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