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社交媒體已成為接觸選民的重要渠道,加州議員也不得不投入這戰場。州參議員瓊斯(Brian Jones)、威善高(Scott Wiener)及愛莎華(Aisha Wahab)等人,近月紛紛在Instagram上發布吸睛短片(Reels),吸納觀眾注意。但在算法與網絡仇恨的夾擊下,議員們的「網紅之路」並不輕鬆。
《沙加緬度蜂報》報道,上月在州府一場有關公共安全法案的記者會舉行前,州參院少數黨(共和黨)領袖瓊斯與傳訊主任特意錄製一段短片,後來在Instagram與Facebook上合共吸引超過34萬次觀看。影片中他批評州長紐森,警告汽油價格可能上漲。有近六萬名追隨者,瓊斯可謂全州最「網紅」的參議員之一。他說:「傳統媒體固然重要,但社交媒體為公職人員及市民提供一個能直接發聲的新平台。」
不過,南加州大學安納堡傳播與新聞學院副教授阿南尼(Mike Ananny)指出,社交平台算法與用戶族群特性,使得這種所謂「直接民主」其實是一種迷思。他說,這種模式很吸引,但最終只能按平台設定的規則與期待來表達。
現時各大平台普遍使用算法決定哪些內容可被推播。Instagram對「創作者」解釋稱,其Feed、Explore與 Reels各自有不同演算法,均依用戶行為(如按讚、留言、標註等)運作。平台鼓勵創作者,包括議員,善用熱門格式、地理標籤、與觀眾互動,才能增加曝光。
民主黨州參議員威善高與佩雷斯(Sasha Renee Perez)曾一同拍攝短片,宣傳兩項法案:禁止執法人員戴口罩(SB 627)及要求其可被辨識(SB 805)。影片在Instagram接近100萬人觀看、獲逾10萬個讚,TikTok版本更吸引近200萬次觀看與約46萬次按讚。
Instagram相對透明,但TikTok與X卻不公開任何算法細節,創作者多靠經驗與直覺猜測內容成效。
聖地牙哥大學副教授亞舍(Nik Usher)指出,這類平台往往偏好吸睛或具新鮮感的內容,結果促使政客發表更極端言論爭取關注。
瓊斯的帳號便有不少直面鏡頭談論州內政策的影片。雖然風格類似,但成效差異很大,最高一段超過250萬觀看,低者僅萬餘。當中最受歡迎一條,是剪輯紐森從2008年至2025年間談及高鐵的片段,完全未見瓊斯本人。影片吸引大量對高鐵不滿的觀眾,其中一則留言稱高鐵為「民主黨洗錢計劃」,獲逾1萬9000個讚。
富豪馬斯克收購X後,新興平台如Bluesky與Mastodon漸受青睞。阿南尼認為,若政界與傳媒人廣泛使用這些無算法主導的平台,或可重建更健康的資訊環境。
今年3月,州眾院民主黨領導層宣布,除兩人外,其餘全數議員停用X,轉向Bluesky。議長里瓦斯(Robert Rivas)說:「民主制度需要中立資訊,而不是某個億萬富豪的情緒決定。」
威善高2月曾稱不再依賴X作出推廣工作的主要工具,但6月又回歸該平台。外界認為,這與他有意競逐普洛西國會議席有關,X龐大用戶群有助擴大能見度與籌款。阿南尼說:「我明白他為何這樣做,但這也令人失望,因為他選擇繼續與一個毒性極高的平台與其擁有者保持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