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牙齒健康須知

星島日報 彭詩喬三藩市報道
在三藩市華人社區服務多年、擁有超過四十年牙科經驗的資深牙醫Gilbert Yee醫生,畢業於柏克萊加大與太平洋大學牙醫學院,現於安樂居擔任全科牙醫,專為高齡長者提供全方位口腔照護。他近日分享照顧長者牙齒健康的挑戰與心得,並呼籲大眾從日常生活做起,加強牙齒護理,減少牙病發生。

余醫師生於三藩市,畢業於柏克萊加大(UC Berkeley)與太平洋大學牙醫學院(University of the Pacific),在本地深耕牙醫工作數十載。他不僅於三藩市安樂居看診,也定期前往屋崙(Oakland)為長者提供治療。

余醫師指出,最常見的長者牙科問題包括蛀牙、牙齦病變(periodontal disease)與牙齒缺失。糖尿病、骨質疏鬆等慢性疾病,或長期服藥所引發的副作用,讓牙科治療更為複雜。

對於日常護理,他建議民眾每次進食後務必刷牙並使用牙線,「最理想的做法是刷每兩顆牙齒時花上十秒,細緻清潔每個區域。」他提醒,漱口水只能作為輔助,不能代替刷牙與牙線,且應選擇經美國牙科協會(ADA)認可且無酒精成分的產品。

在接受植牙與義齒治療選擇方面,余醫師指出,局部義齒適用於仍保有部分自然牙的患者,可透過剩餘牙齒作為錨點固定。對於全口無牙者,只能依靠全口義齒,但若患者骨質流失嚴重,義齒就容易鬆動。

針對社區常見的文化觀念,他提及,不少亞裔長者會強烈希望保留自然牙齒,即使醫師建議拔除改用全口義齒,也仍抗拒。「我們理解這種文化堅持,因此會根據患者實際情況提供評估,若剩餘牙齒仍具穩定性,當然局部義齒會是較佳方案。」

談到植牙(Implant),他指出雖然手術過程並不特別疼痛,但仍有不少長者對手術有疑慮。他提醒,植牙並非適用於所有人,是否成功需視整體健康、服藥狀況、骨質條件與慢性病控制而定,「因此任何治療選擇,都應與牙醫充分討論後再做決定。」

「牙科治療並無『一體適用』的方案,患者之間差異很大。」余醫師強調,建立醫病間的信任、接受全面評估,才能找到最適合個人狀況的方案。「保留自然牙齒始終是最理想的目標,唯有從年輕開始落實刷牙、使用牙線,才能避免日後進入義齒或植牙這條路。」

余醫師也特別說明,安樂居全面護理計劃的會員無需支付牙科相關費用,「這是他們参加全面護理計劃的一个福利,會員無需擔心經濟負擔。」

查詢你或家人是否符合資格接受安樂居的貼心專業醫療護理服務,請致電熱線1-866-211-1578 TTY:711 查詢。

 

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