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6月對美能源進口幾近歸零

中美貿易戰持續延燒,中國對美國能源產品進口幾近「清零」。據央視新聞報道,受到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推行高關稅政策影響,6月中國已幾乎完全停止自美國進口原油、煤炭與液化天然氣(LNG)三大主要能源。

據中國海關數據顯示,作為全球最大原油進口國,中國在今年6月未自美進口任何原油,為近三年首見,對比去年6月當月從美國進口價值接近8億美元的原油,形成強烈反差。

報道稱,美國主要出口商品之一的LNG,6月對中國的出口量已連續第四個月歸零。至於煤炭,則連續第二個月出口額縮水至僅數百美元,遠不及去年6月中方進口的9000多萬美元。《觀察者網》報道指出,今年2月10日起,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宣布對原產自美國的部分商品加徵關稅,其中煤炭與LNG稅率為15%,原油、大排量汽車與皮卡則為10%,作為中方針對美方挑起貿易戰的反制手段之一。

根據美國能源出口數據,去年美國LNG出口總量達8690萬噸,年增2.8%。相對地,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去年中國LNG進口總量為7132萬噸,其中僅約6%來自美國,較2021年11%的高點明顯下滑。

《中國能源報》引述哥倫比亞大學全球能源政策中心天然氣專家索菲.科爾博(Sophie Corbo)分析表示,這將產生長期影響,中國進口商再也不會簽訂任何新的美國液化天然氣合同了。

此外,中國連續三個月(3月至5月)未購買美國原油,導致美國海外原油出口量跌至兩年來低點,對本已面臨油價下跌壓力的美國頁岩油業者造成新一波打擊。同時,美國液化石油氣(LPG)也遭受波及。據報道,去年特朗普政府重新上台前,中國近六成的LPG進口來自美國。然而,至今年5月,許多中國塑膠工廠已轉向加拿大與中東採購。分析認為在高關稅下,美國丙烷利潤並不豐厚,除非價格波動,否則不會有大量丙烷從美國運往中國。

除能源外,美國農產品對華出口亦受衝擊。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中國對2025年至2026年度美國大豆與玉米的遠期採購量為零。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