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美聯盟數據分析 「大而美」重創亞裔社區

聯邦政府的「大而美」法案將給亞裔社區帶來沉重打擊,根據亞美聯盟發布的一份數據分析,無論是醫療補助、糧食券的削減,還是移民執法經費的增加,均將給亞裔社區帶來負面影響。

7月4日,被稱為「大而美」的全方位法案正式獲得簽署成為法律,該法將從醫療補助和糧食券等關鍵公共項目中削減數十億美元資金,同時將數十億美元投入到移民執法和拘留中心。亞美聯盟稱這種大規模的資金轉移將對紐約的亞裔,尤其是老年人、兒童和混合移民身份的家庭,帶來實際影響。

亞美聯盟指出,這筆大規模的資金轉移將直接影響紐約150萬名居民的醫療保障,其中包括22.4萬名依靠Essential Plan的低收入移民。

而亞裔是紐約州增長最快的人口群體,其中62%為外國出生,許多從事餐飲、服務業等遭突襲風險高的行業。他們不僅仰賴白卡與糧食券等基本保障維生,更有不少亞裔學生依靠政府資助接受高等教育。

同時,在大而美法案下,移民的法律途徑與庇護制度也受到限縮。庇護申請將需繳交高達1000美元的申請費,其他如工卡、上訴或申訴程序也新增數百美元不等的費用。簽證將統一收取250美元,I-94持有者入出境須支付30美元,連匯款回國也需額外徵收1%稅金,對一向仰賴國際匯款支援海外親人的亞裔社群造成沉重負擔。

亞美聯盟特別指出,此法案將使原本已脆弱的社區面臨進一步邊緣化與恐懼。ICE權限的擴張意味著更多突擊檢查、突發逮捕與家庭分離事件,尤其對非法移民比例達24%的亞裔社群來說風險更高。根據最新數據,來自中國、孟加拉、尼泊爾與印度等國的亞裔移民被捕人數已較去年顯著上升。

此外,混合身份家庭與英語能力有限的長者面臨的新規費用與申請要求,將成為其取得合法身份與醫療服務的重大障礙。糧食券與兒童醫療保險計畫(CHIP)預算同時被削減,讓約三分之一生活在貧困線上的亞裔兒童境況雪上加霜。

在法律援助系統資源原已緊張的情況下,若拘押與驅逐案件激增,將嚴重壓垮整個紐約的公益法律體系。兒童心理與家庭穩定性也將因家長被拘押或驅逐而受到重創。本報記者榮筱箐紐約報道

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