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商務部轄下機構一名華裔男職員,今年4月前往中國探親後,至今仍被當局禁止離境。據知情人士透露,這名美國公民申請中國簽證時,未有如實交代聯邦僱員身分,再加上曾經在軍隊服役,北京因此認定他涉及「危害國家安全行為」,該員於成都受控制已經轉至北京。美國非政府組織「對話基金會」指,目前至少有30名美國公民被限制出境,同類案件更有持續上升趨勢。
4名知情人士透露,這名男職員在專利及商標局(United State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工作,中方可能因為他申請簽證期間,未有如實申報公務員身分而限制他離境。美國國務院已敦促中方立即允許受影響的美國公民回國,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則表示對有關個案「不知情」。
據金融時報7月21日消息,美國駐華大使館對中國政府的出境禁令損害雙邊關係表示擔憂。中美兩國陷入貿易戰之際,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和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可能舉行會晤之前,出境禁令引發了緊張局勢。
美國大使館發言人周一在回答有關美國商務部僱員的詢問時說,美國「密切」跟蹤美國公民在中國的出境禁令。
該發言人補充說,他們已經「向中國當局表達了我們對這些任意出境禁令對雙邊關係影響的擔憂,並敦促中國當局立即允許受影響的美國公民回國」。
由於中國不承認雙重國籍,意味華裔人士即使持有美國護照,仍會被視為中國公民。
有專家與前官員表示,被限制出境的人通常可以在中國境內自由活動,亦可與領事官員和記者見面,但行動會受到嚴密監控,部分個案可能要耗時多年才能解決。
據了解,目前至少有數十名美國公民遭中方限制出境,當中不少是華裔美國人。由於大部分個案均由當事人主動向美方通報,有人擔心曝光後問題會變得更棘手,因此受影響的人數其實難以掌握。
知情人士也指今次個案特別之處,在於當事人在聯邦政府任職,只是此行並非以公務身分前往中國。
消息人士補充,類似情況其實極為罕見。
今次限制離境事件發生的時間,適逢華府與北京關係持續緊張之際,除了持續升級的貿易戰問題,地緣政治對抗也日益加劇,導致雙邊關係變得更為複雜。
政治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中國及東北亞高級分析師Jeremy Chan認為,今次事件可說是影響重大,將會對美國商務人士前往中國出差產生寒蟬效應。
聯邦眾議院「美國與中國共產黨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主席穆勒納爾(John Moolenaar)則表示,對於中國再次發生疑似「人質外交」個案深感憂慮,他指今次遭拘留的商務部轄下機構職員,並非唯一在中國遭到不公正拘留的美國人,北京這種拘留手段全屬有系統地進行,絕非偶然,美方對此行為完全無法接受。本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