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暫緩24%對等關稅的期限下月12日屆滿,美國財長貝森特15日形容,這個關稅休戰期限靈活可變,市場毋須過分憂慮,又預計雙方數周內會在第三國再舉行貿易談判。
貝森特表示,原定的美中關稅休戰截止日期具靈活性,大家無需擔心截止日期,目前中美之間的談判「態勢良好」,預計雙方將在未來幾周內會談。貝森特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說:「我想對市場參與者說,不必為8月12日感到憂慮。」
他也不排除美國對中國的減讓機制「可能延長」,並指出雙方的談判「處於非常良好的階段」。他說:「我們仍在推進這一工作。中國領導層8月初將舉行大型會議,我們正嘗試協調,使會談在其前後舉行,可能,會在第三國舉行。」他期望可以在此前或之後會晤中國副總理何立峰,雙方團隊正協調。
美國商務部長魯尼克日前在接受CNBC專訪時表示,美方代表團預計將於下個月與中方官員會面,展開貿易問題的磋商。魯尼克透露,參加此次代表團的成員還包括財政部長貝森特和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
貝森特也證實,華盛頓已向AI芯片巨頭英偉達保證,公司會獲授權即將恢復向中國銷售旗下H20 AI芯片。「你可以說這是我們在日內瓦和倫敦使用的談判籌碼,」貝森特表示:「這都是拼圖的一部分。他們有我們想要的東西,我們有他們想要的東西。」
美國總統特朗普早前對從中國進口商品徵收高達245%的關稅後,中國也以大幅加徵關稅作為回應,隨後雙方達成暫時休戰協議,為談判爭取時間。原本因關稅暫停進口鞋類、服裝、玩具等商品的零售商和其他進口商開始恢復從中國進口。與此同時,特朗普政府仍維持對華商品30%的高額關稅,並設定8月12日為最後期限,以決定是否恢復華盛頓和北京目前推遲實施的更高關稅。
中美關稅戰暫時休戰之際,企業和進口商在8月新關稅生效前加緊下單,推動中國6月出口加速增長。中國海關14日公布數據顯示,6月中國出口同比增長5.8%,超過彭博社調查中經濟學家預期的5%,高於5月4.8%的增幅;進口則同比增長1.1%,也高於市場預測的0.3%,並創下今年首次正增長。
對美出口與去年同期相比,雖仍同比下降16%,但跌幅遠小於5月的34.5%。法新社根據中國官方數據計算報道,中國6月對美出口相對於5月,環比增長了32.4%。與5月的下滑形成鮮明對比。
但分析人士預計未來出口動能或難持續。此外中美貿易談判進展有限,政策不確定性也在上升。「中美關稅休戰對出口額的回升有一定推動,」 經濟研究機構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的中國問題專家黃子春(音,Zichun Huang)指出。「但關稅預計仍將長期維持在高位,中國製造商也面臨越來越多的掣肘,難以繼續通過降價快速擴大市場份額。」「因此,我們預期未來出口增速將逐漸放緩,進而對整體經濟形成拖累。」黃在一份報告中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