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期一 美國《星島中文電台》「時事觀察」
2025年7月14日
余非:乒乓球場上的「懂點事」、飯圈文化與觀賽文化
談了很多國際大事,此次談小事。7月3日開始舉行的 2025 WTT美國大滿貫乒乓球賽事舉行了一星期,進入16強爭8強的淘汰賽。7月11日,20歲中國小將陳熠以局數 3:1 爆冷擊敗世界第一孫穎莎,晉級8強。此事因為小將勝世界一姐孫穎莎成為亮點,其實王曼昱也輸給原中國隊、之後移民澳門的朱雨玲。這類小將勝大將的新聞炒一陣便過去。孫穎莎一事之所以成為話題,是有另一個亮點——就是在直播間內,一名賽事評述員說了些具爭議的說話,令事件被熱議。
簡言之,未入八強前打的是5局,進入八強後打7局。當日孫穎莎和陳熠是爭入8強,打5局。打了三局後,陳熠在局數上以2:1領先,於是第四局十分關鍵,如果孫穎莎追回一局便是2比2,可以待第5局決勝負?否則就局數上3:1出局,孫穎莎被淘汰。就在關鍵的第4局比賽時,陳熠與孫穎莎在拉鋸中領先。於是旁述的郭焱便說:「陳熠你懂點事,差不多得了!」就是這句評述引來巨大爭議。相信對「懂點事」一句不難理解,廣東話的意思大概是:你明架啦,識做啦。至於「懂點事」之後「差不多得了」,廣東話的意思大概是:「夠了、得了」,「別再這樣了」的意思。用在當時的乒乓球直播上,郭焱在暗示陳熠要讓球。而上面那「名句」之前,郭焱還說:「看著你都歎氣,怎麼弄啊。」意思是:看得令人很鬱悶,「點搞架你」。
不用挖掘挖當中的深意,單就字面理解,也反映郭焱對新人很不尊重,予我沒有品、沒禮貌的感覺。
憑我找到的原視頻反映,那是郭焱自己搞的直播間。現在微訊、抖音、小紅書也可以做直播。這類直播沒有比賽畫面,就只看見郭焱,聽她講述賽事。有時她會真的談幾句賽場上的打法,但不時也只是:漂亮、哎呀地大叫。收看者主要是即時知道分數,以及跟她聊一聊。我看了郭焱之前的一些直播,直播桌上擺放了一些商品,應該是收廣告費。問題是只有郭焱的樣子,為何仍有人以幾萬計的人收看呢?於是,就要看看郭焱的身份和背景。
郭焱現年約43歲,1982年出生,又是那種六、七歲便打乒乓球,之後被選拔的經歷;之後入選國家隊。2006至2010年,即24至28歲是她成績最好的階段,在國際乒聯排過第一,在國際賽事上贏過幾次冠軍。2013年退役後在北京立即有單位請她做主教練,2019年甚至擔任國家乒乓球隊女隊教練。教了兩年,2021年入了北京航空航太大學體育部,讀研究生並取得碩士學位;之後,現在甚至是北京航空航太大學體育部副教授。教學工作之外,她還創辦了炎上乒乓俱樂部,向社會推廣乒乓球運動。目前郭焱還開設自己的短視頻帳號,分享乒乓球技巧和訓練方法。
可想而知,郭焱不是一個普通評述員,由這等份量的她去說出暗示要年青球員讓賽這種話,令人為之側目之餘,也令我覺得應該立此存照,用節目一談,也從中檢視反映的深層意義。
以下是第一點。郭焱出事那集直播由被大家截傳的幾分鐘視頻所見,說話有點隨意。旁述言說間不斷岔開談個人主觀感受。例如,談的明明是很陽光的體育,郭焱卻不斷說:這次很邪門(指孫穎莎輸結陳熠)。說時嘴臉不無藐視,沒有專業運動員的氣質。球是圓的,她卻不是分享打法,是帶著預期的賽果去觀賽,賽果不如預期便不斷說「很邪」,十分搞笑。郭焱很隨意地說出「懂點事」這判斷,是隨心而發,如此一來反而更加反映她深處的意識和認知。你可以認為她一時快人快語、是無意的衝口而出;然而,通常無意中的衝口而出更加真實。
於真正有體育精神的運動員而言,正常的邏輯是,會為新秀之出色眼前一亮!而不是不斷說「很邪門」。因為在網上引來熱議,她本人即晚已發視頻道歉。有人收貨,有人不收貨。不收貨的指她避重就輕,道歉沒有包括陳熠,只大而化之為自已失言引起熱議道歉。可以如何看待郭焱此人,資料會說話,無需多言。上面第一點是針對她個人而言,以下談從中反映的意義。
第二點想指出,作為資深的前國家隊球員,現在還擔任跟體育和乒乓球相關的副教授,她的言論是她的經驗之談,也反映她內在的一些觀念和認知。說得出「懂點事」,難道她以前也遇過被人要求向前輩讓賽的經驗嗎?又或者是她享用過有後輩要對她控分讓賽的經驗?是耶非耶,不知道。總之,暗示陳熠應該「懂點事」,要讓球、控分,郭焱是以尊業身份叫人打假球!郭焱一時鬆口曝露的這個觀念究竟是怎樣形成?如何生成的呢?這一點可能更值得關注!
第三點談新秀。乒乓球也好,其他運動也好,就以我比較多看的乒乓球和排球而言,也出現新人接班問題。女排換了新教練,在剛過去、六月份的世界女排聯賽香港站賽事上,新教練趙勇起用了很多新人,打得很出色。名單內14名球員的平均年齡只得21.43歲,是參賽18隊之中最年輕的一隊。如果連兩個後備球員也包括在內,更進一步降至21.19歲。名單中8位成員首次入選國家隊。當然,明白排球和乒乓球不同,排球是整隊人去打,當中有新有舊,一整個團隊上場,有不對勁之處起碼可以互補。乒乓球卻是一個人作賽,單打、雙打也好,始終是個人化的賽事。如果選錯新人輸了便輸了,即場沒有其他人可以補救。問題是,客觀上乒乓球真的出現接班問題。新人不足,是否存在怕輸和「大局考慮」,於是即使手上有具潛質的小將,也要讓一讓路這種情況?至於管理層和總教練方面好像存在一點問題的乒乓球女隊,此次便暫不岔開了。
總之,郭焱的說話,極可能反映原來背後存在一些我們不知道的觀念和做法?值得為此事留個紀錄。
至於陳熠有沒有輸給下一輪的日本選手呢?沒有。首先,日本兩名選手對決的結果是張本美和出局。陳熠的對手是晉級的早田希娜。陳熠以先輸3局,後追4局的韌力逆轉賽果,當中第六局更打出11:2贏早田希娜。之後,陳熠在四強以局數4:3贏隊友的蒯曼,直入決賽。最終是跟澳門選手朱雨玲爭奪女單冠軍。由此可見,郭焱的擔心被證明是多餘的。
最後多談一個觀察,就是必須好好反思乒乓球飯圈文化、粉絲文化。乒乓球圈子的飯圈文化可以用孫穎莎的莎粉為代表。莎粉一直是表現最強烈的一群。他們對跟孫穎莎同場對壘的中國乒乓球手一律喝倒彩,陳夢遇過,王曼昱也遇過。我愛看乒乓球,多次看見莎粉做出不尊重同樣是中國國家隊球員的所謂粉絲舉動。一個打得很好,或追上來追得很好的對手被莎粉喝倒彩,令人感到他們不是對乒乓球熱情熱愛,是野蠻。這群人不少是有閒階級,可以飛去不同國家的賽場進行所謂打氣。我認為他們的行為做出來的國際形象,不是好事。
再舉多一個例子。從前喝彩、叫加油,會在球員登場、作勢準備開球前已立即停止;但是以近年的乒乓球為例,自飯圈文化大盛,叫加油的聲音有時直至發球後才稍停。你可以認為無傷大雅,只要作賽中不叫囂即可。然而,我認為過度喝彩對球員,乃至對觀眾也是一種過了頭的壓逼。
最近在六月份看排球聯賽香港站是有相近似的情況,也是排球已打出、已發球了,叫加油的喝彩聲仍然沒有停下來。我不會把要求推到太極端、不會矯枉過正地認為看比賽要像聽音樂會般寧靜,我也不會認為看足球賽事時要靜下來。始終情況不同,一個文明的人會因應情況而做決定。足球賽事通常在開放的空間、大球場內進行,而且足球有帶波、傳球的空擋,叫囂一下沒問題。在香港看足球更不時會聽見粗話,並不會讓人覺得厭惡。因為相比之下,乒乓球是在室內空間進行的賽事,更重要是現在的乒乓球是速度之戰。現在乒乓球的速度,已快到要在每球慢鏡回放時才看得清其實是怎輸和怎贏。乒乓球是聚焦、爆發式,一個小球像子彈般飛來飛去的速度之戰。這種球賽的觀賞,適宜留一定的空間,令球員可以專注地盤算和打。
以下用報告陳熠的最終戰果作結。美國時間7月13日星期日,女單進行總決賽;亞洲區時間是7月14 日早上9時半。因為時間合適,有看直播。結果是陳熠先贏兩局,之後是澳門新人、其實是中國隊老將朱雨玲連追四局奪冠。陳熠一如所有新人,需要累積國際賽經驗;此次成功奪得亞軍,已有交代。朱雨玲是老將,十年前2013年至幾年前2019年仍然是中國國家隊球員,期間曾獲得國際賽事的女單冠軍。之後因病退役,她和眾多退役球員一樣,轉而去修讀相關學位。朱雨玲現在於天津大學一邊讀博士、一邊做副教授。朱雨玲父母從商。朱雨玲通過澳門的優才通一類的計劃移民澳門,2024年初正式取得澳門身份證,此次因而是代表澳門出戰。所以說陳雨玲是老將。
——————————
本材料由 Chinese Information Radio代表星島新聞集團有限公司發佈,更多相關信息可從華盛頓特區司法部獲得。”
請加入成為會員, 支持良心正派傳媒。
Join this channel to get access to perks: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YWSlgQB1BpfQTkNm_P5qIw/join
請星電視飲茶https://www.buymeacoffee.com/singtaou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