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上懸著刀還要加班」,一名國務院僱員如此描述自己當下的處境。特朗普政府計劃裁減近2000名本土員工,佔國務院總人數超15%。一種焦慮與憤怒交織的情緒在國務院瀰漫著。
「政府效率部」(DOGE)在馬斯克領導下,以激進手段重塑聯邦機構。今年2月曾經單日解僱近萬人,環保署、疾控中心、國稅局等部門無一倖免。疾控中心一天內裁員1300人,佔員工總數十分之一,被裁者當天即失去系統存取權限。
馬斯克雖然走了,裁員並未就此停止,國務院是最新目標。國務卿魯比奧早在5月就通知國會,計劃削減本土15%以上職位,作為重組「臃腫官僚機構」的一部分。這一計劃原定7月1日執行,但因最高法院的裁決懸而未決。
裁員伴隨著職能重組——關閉全球婦女問題辦公室等拜登時期機構,將難民事務局轉向「遣返非法移民」。中東危機讓裁員矛盾更加尖銳,特別撤離小組在軍事干預命令後面臨巨大壓力,員工被要求「自願加班」。一名僱員抱怨,「國務院領導層不重視或根本不關心員工」。
更具象徵性諷刺的是,員工近期收到電報,要求收集駐外領事館國慶活動照片,特別強調照片中需要包含「微笑的小孩、家庭與外交官」。一邊製造裁員恐慌,一邊製造微笑假像,這種割裂被員工稱為「特朗普主義的巔峰」。
目前裁員行動已觸發多重法律挑戰。20個民主黨州檢察長提起訴訟,指控政府在未提前60天通知州政府的情況下解僱試用期員工,違反《工人調整與再培訓通知法案》。馬里蘭州失業救濟申請激增,從去年同期189宗猛增至800多宗。
加州聯邦法官伊爾斯頓裁定暫停國務院裁員計劃,認定特朗普「沒有權力單方面推動大規模聯邦重組」,白宮稱這是「司法機關對行政部門的極端干涉」。憲法層面的權力博弈,折射出三權分立機制的劇烈震顫。
裁員風暴正衝擊國家安全的防線。聯邦調查局打擊外國選舉干預的特別工作組遭解散,網絡安全局裁撤十多名選舉安全專家。這些團隊曾在去年大選中成功識別並遏制來自俄羅斯、伊朗的一些行動。
亞利桑那州州務卿豐特斯警告:「這個決定破壞了亞利桑那州的選舉安全,而此時我們在世界各地的敵人正利用網絡工具,把他們的議程和意識形態推到我們的家中」。
外國勢力虎視眈眈之際,美國自己主動拆除了預警雷達。改革初衷在混亂執行中逐漸扭曲。特朗普宣稱要剷除官僚主義的「雜草」,甚至將有些機構整個裁掉,否則就像留下一株雜草,根不除盡必再生。國務院重組計劃雖然在法官干預下暫停了,但白宮與法院的角力仍在繼續。改革與效率的追求本無可厚非,可是裁員斧刃落下時,斬斷的不僅是所謂「臃腫機構」,更是專業人才的脊樑與國家安全的屏障。這種裂痕一旦產生,遠比預算赤字更難修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