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灣利物摩(Livermore)一對夫婦開支票給國稅局繳納預繳稅時,誤將3,000元寫成3萬元,國稅局人員未細查便兌現支票。夫婦倆不斷與局方交涉,但遲遲未獲回應,總統特朗普大砍國稅局資源導致人手不足,或者是原因。
ABC7新聞報道,海斯夫婦(Kenneth & Joy Hays)嘗試提早繳付今年預繳稅,依兩人估計今年稅金為3,360元。他們的支票上,金額欄確實寫對了數字,但「指定人」(Pay to the order of)一欄卻寫上「thirty-three thousand + 60″ dollars」,即33,000.60元。
國稅局似乎未發現差異就直接兌現支票,大通銀行發現錯誤,兩度退票。
海斯夫婦透露,銀行事後聯繫他們,告訴他們只會承認「指定人」上的金額,而非金額欄的數字,並稱國稅局將聯繫他們。
不過國稅局不僅未聯繫,還依「少付或逾期繳付」為由向兩人開罰661元。稅務專家認為,罰鍰也可能源於退票。
海斯夫婦曾多次聯繫國稅局解決,但毫無進展,曾有一次等了6小時後通話中斷。
稅務律師豪許(Chris Housh)指出,有可能局方根本沒人了解實際情況。他解釋,雖然國稅局在聯邦大裁員後失去四分之一職員,但海斯夫婦的情況本可避免,「處理付款與報稅資料是兩個不同部門,所以支票和文件被分開,沒人將這兩項資料一起核對過」。
當被問到這種情況是否經常發生,豪許坦言「是的」。
豪許表示,國稅局客服時間是依照民眾居住地而有所不同,建議人們在一天快結束時才打電話,因為那時候全國其他地區的來電已結束。若不成功,他建議人們可親身前往國稅局屋崙或其他辦公室說明個人狀況。人們也可就寫信給國稅局,但豪許補充稱,處理信函的部門人員同樣不足。
隨著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通過,國稅局人員數目不增反減,豪許直言情況只會進一步惡化。
海斯太太擔心欠稅要坐牢,但聯邦財政部早於18世紀已廢除「債務牢」。
海斯夫婦如今只能焦慮等著國稅局的回覆。海斯先生坦言,「我們經常為此爭吵,幾乎快要離婚了」。本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