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大地震預言︱天文台提供外遊地震海嘯防災小錦囊 列大地震時8大安全守則|Juicy叮

日本漫畫《我所看見的未來》預言當地2025年7月5日有大災難,作者龍樹諒近日雖已改口稱「那天不一定會發生大事」,但之前的災難預言似乎仍引起遊日疑慮。就在網民熱烈討論「信」與「不信」之間,香港天文台日前因應「暑假將至,家長們可能計劃帶子女外遊」而發出網誌,講解「我們需知的地震與海嘯知識」,並提供防災避險小錦囊,當中列出大地震時8大安全守則,和大地震停止後5大安全守則,以及萬一遇到海嘯前兆現象的應對方法

掌握防災避險小錦囊

香港天文台6月30日在facebook專頁以「地震難以預測點算好」為題發帖,指「現時科技仍然無法精準預測地震發生嘅時間、地點同震級,但事先了解地震與海嘯風險,以及相應嘅防災措施,咁就算計劃前往較高風險地區旅行,都可以玩得安心!」。

帖文接著連結到天文台6月27日發出的網誌,讓大眾認識地震與海嘯形成機制,掌握防災避險小錦囊。有回應的網民指「多了解防災小知識真的超重要!有備無患,旅遊玩得開心又安心~感謝天文台的貼心提醒」。

在以「我們需知的地震與海嘯知識」為題的網誌中,天文台主要分享三大知識範疇,包括(一)地震與海嘯風險、(二)地震海嘯可預測性,和(三)備災防災及應對措施。詳情見下圖↓↓↓↓

7月5日大地震預言 天文台提供外遊地震海嘯防災小錦囊 大地震時8大安全守則逐張睇↓↓↓↓

7月5日大地震預言︱天文台提供外遊地震海嘯防災小錦囊 列大地震時8大安全守則
7月5日大地震預言︱天文台提供外遊地震海嘯防災小錦囊 列大地震時8大安全守則

 

日本漫畫《我所看見的未來》預言當地 7月5日有大災難,作者龍樹諒近日雖已 改口稱「那天不一定會發生大事」,但 之的災難預言似乎仍引起遊日疑慮。資料圖片  ​
日本漫畫《我所看見的未來》預言當地 7月5日有大災難,作者龍樹諒近日雖已 改口稱「那天不一定會發生大事」,但 之的災難預言似乎仍引起遊日疑慮。資料圖片 ​

 

7月臨近,漫畫作者龍樹諒近日推出新作卻改變觀點,稱「那天不一定會發生大事」。資料圖片
7月臨近,漫畫作者龍樹諒近日推出新作卻改變觀點,稱「那天不一定會發生大事」。資料圖片

 

就在網民熱烈討論「信」與「不信」之間 ,香港天文台日前因應暑假將至,家長們 可能計劃帶子女外遊的實際需要而發出網 誌,講解「我們需知的地震與海嘯知識」 ,並提供防災避險小錦囊,當中列出大地 震時8大安全守則,以及萬一遇到海嘯前兆 現象的應對方法。香港天文台網頁截圖 ​  ​
就在網民熱烈討論「信」與「不信」之間 ,香港天文台日前因應暑假將至,家長們 可能計劃帶子女外遊的實際需要而發出網 誌,講解「我們需知的地震與海嘯知識」 ,並提供防災避險小錦囊,當中列出大地 震時8大安全守則,以及萬一遇到海嘯前兆 現象的應對方法。香港天文台網頁截圖 ​ ​

 

 以「我們需知的地震與海嘯知識」為題的 網誌提到,「要有個愉快安全的旅程,掌 握備災避險知識是其中重要的一環。地震 與海嘯屬地質有關的自然災害」。天文台 接著分享其三大知識範疇,包括:香港天文台fb截圖
以「我們需知的地震與海嘯知識」為題的 網誌提到,「要有個愉快安全的旅程,掌 握備災避險知識是其中重要的一環。地震 與海嘯屬地質有關的自然災害」。天文台 接著分享其三大知識範疇,包括:香港天文台fb截圖

 

(一)地震與海嘯風險、 (二)可預測性、 (三)備災防災及應對措施。香港天文台網頁截圖
(一)地震與海嘯風險、 (二)可預測性、 (三)備災防災及應對措施。香港天文台網頁截圖

 

天文台網誌:「我們需知的地震與海嘯知識」。香港天文台網頁截圖
天文台網誌:「我們需知的地震與海嘯知識」。香港天文台網頁截圖

 

天文台網誌:「我們需知的地震與海嘯知識」。香港天文台網頁截圖
天文台網誌:「我們需知的地震與海嘯知識」。香港天文台網頁截圖

 

天文台網誌:「我們需知的地震與海嘯知識」。香港天文台網頁截圖
天文台網誌:「我們需知的地震與海嘯知識」。香港天文台網頁截圖

 

天文台網誌:「我們需知的地震與海嘯知識」。香港天文台網頁截圖
天文台網誌:「我們需知的地震與海嘯知識」。香港天文台網頁截圖

 

天文台網誌:「我們需知的地震與海嘯知識」。香港天文台網頁截圖
天文台網誌:「我們需知的地震與海嘯知識」。香港天文台網頁截圖

 

相關閱讀:7.5日本地震預言︱作者突改口「不一定有大事」 港旅行社:已無分別 料7.5後客人「爆炸式回歸」

大地震時8大安全守則

就著第三點「備災防災措施及應對地震海嘯」,天文台指,「出發到外地前應先了解目的地的災害風險,透過查閱當地官方機構的災害預測和警告,以及下載當地災害相關的手機應用程式(包括地震、海嘯和天氣資訊等)以掌握當地的最新情況(例如日本),還有記下當地求助電話號碼,了解政府的災害預警系統、疏散指引及避災安排等。到埗後盡可能熟悉緊急逃離路線與避災場所位置。

天文台接著列出「大地震時8大安全守則」和「大地震停止後5大安全守則」,詳見下圖↓↓↓↓

在第三點「備災防災措施及應對地震海嘯」 中,天文台指,「出發到外地前應先了解 目的地的災害風險,透過查閱當地官方機 構的災害預測和警告,以及下載當地災害 相關的手機應用程式(包括地震、海嘯和 天氣資訊等)以掌握當地的最新情況(例 如日本),還有記下當地求助電話號碼, 了解政府的災害預警系統、疏散指引及避 災安排等。到埗後盡可能熟悉緊急逃離路 線與避災場所位置。香港天文台網頁截圖
在第三點「備災防災措施及應對地震海嘯」 中,天文台指,「出發到外地前應先了解 目的地的災害風險,透過查閱當地官方機 構的災害預測和警告,以及下載當地災害 相關的手機應用程式(包括地震、海嘯和 天氣資訊等)以掌握當地的最新情況(例 如日本),還有記下當地求助電話號碼, 了解政府的災害預警系統、疏散指引及避 災安排等。到埗後盡可能熟悉緊急逃離路 線與避災場所位置。香港天文台網頁截圖

 

大地震時8大安全守則。
大地震時8大安全守則。

 

大地震時8大安全守則。香港天文台網頁截圖
大地震時8大安全守則。香港天文台網頁截圖

 

大地震停止後5大安全守則。香港天文台網頁截圖
大地震停止後5大安全守則。香港天文台網頁截圖

 

天文台在網誌中還提到,「萬一遇到以下 海嘯的前兆現象,應盡快遠離岸邊或淺水 水域,前往內陸或高地。在陸上靠近岸邊 的人士,應前往高處或結構穩固的建築物 上層(三樓以上)暫避,不要等待海嘯警 告才行動:香港天文台網頁截圖
天文台在網誌中還提到,「萬一遇到以下 海嘯的前兆現象,應盡快遠離岸邊或淺水 水域,前往內陸或高地。在陸上靠近岸邊 的人士,應前往高處或結構穩固的建築物 上層(三樓以上)暫避,不要等待海嘯警 告才行動:香港天文台網頁截圖

 

• 在海邊感受到地震引致的強烈震動; • 海水突然異常後退,並露出海床; • 海邊出現異常增水,並向陸地移動 (高於平常潮水高度); • 看見海上出現異常的漩渦或聽到來 自海洋的異常聲音。」香港天文台網頁截圖
• 在海邊感受到地震引致的強烈震動; • 海水突然異常後退,並露出海床; • 海邊出現異常增水,並向陸地移動 (高於平常潮水高度); • 看見海上出現異常的漩渦或聽到來 自海洋的異常聲音。」香港天文台網頁截圖

 

天文台提醒,「海嘯可能反覆來襲,因此警報 未解除前應遠離海邊。官方警報一般會透過電 台、手機短訊、戶外廣播、電視或電話通知等 多種渠道發布。若已被海嘯波及,緊抓固定物 (如大樹、欄杆)或爬上大型漂浮物自保」。香港天文台網頁截圖
天文台提醒,「海嘯可能反覆來襲,因此警報 未解除前應遠離海邊。官方警報一般會透過電 台、手機短訊、戶外廣播、電視或電話通知等 多種渠道發布。若已被海嘯波及,緊抓固定物 (如大樹、欄杆)或爬上大型漂浮物自保」。香港天文台網頁截圖

 

天文台:「如處於低風險地區,應遵守官方指引 ,避免自行移動。海嘯發生後,仍需持續警戒, 不可鬆懈,並注意環境安全,避免涉水、接近 倒塌電線或積水區」。香港天文台網頁截圖
天文台:「如處於低風險地區,應遵守官方指引 ,避免自行移動。海嘯發生後,仍需持續警戒, 不可鬆懈,並注意環境安全,避免涉水、接近 倒塌電線或積水區」。香港天文台網頁截圖

 

天文台在網誌中還提到,「萬一遇到以下 海嘯的前兆現象,應盡快遠離岸邊或淺水 水域,前往內陸或高地。在陸上靠近岸邊 的人士,應前往高處或結構穩固的建築物 上層(三樓以上)暫避,不要等待海嘯警 告才行動:香港天文台網頁截圖
天文台在網誌中還提到,「萬一遇到以下 海嘯的前兆現象,應盡快遠離岸邊或淺水 水域,前往內陸或高地。在陸上靠近岸邊 的人士,應前往高處或結構穩固的建築物 上層(三樓以上)暫避,不要等待海嘯警 告才行動:香港天文台網頁截圖

 

天文台總結指,「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與震級皆 不可預測,但我們能做到的是:不恐慌、掌握有關 知識及資訊、做好防災準備、懂得應對災害」。香港天文台網頁截圖
天文台總結指,「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與震級皆 不可預測,但我們能做到的是:不恐慌、掌握有關 知識及資訊、做好防災準備、懂得應對災害」。香港天文台網頁截圖

 

天文台總結指,「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與震級皆 不可預測,但我們能做到的是:不恐慌、掌握有關 知識及資訊、做好防災準備、懂得應對災害」。香港天文台網頁截圖
天文台總結指,「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與震級皆 不可預測,但我們能做到的是:不恐慌、掌握有關 知識及資訊、做好防災準備、懂得應對災害」。香港天文台網頁截圖

 

今年復活節假期赴日旅遊的港人明顯減少,暑假檔期旅行社生意亦大跌。資料圖片
今年復活節假期赴日旅遊的港人明顯減少,暑假檔期旅行社生意亦大跌。資料圖片

 

香港天文台6月30日在facebook專頁以「地震難以預測點算好」為題發帖。香港天文台fb截圖
香港天文台6月30日在facebook專頁以「地震難以預測點算好」為題發帖。香港天文台fb截圖

 

旅遊業界相信,7月5日無事之後,客人會隨即「爆炸式」回歸,重回日本旅遊。資料圖片
旅遊業界相信,7月5日無事之後,客人會隨即「爆炸式」回歸,重回日本旅遊。資料圖片

 

網民:感謝天文台的貼心提醒。香港天文台fb截圖
網民:感謝天文台的貼心提醒。香港天文台fb截圖

 

旅遊業界指,現時已有客人開始報7月尾、8至9月的日本團。資料圖片
旅遊業界指,現時已有客人開始報7月尾、8至9月的日本團。資料圖片

 

網民:成件事好似沉浸式學習咁樣。香港天文台fb截圖
網民:成件事好似沉浸式學習咁樣。香港天文台fb截圖

 

天文台提醒,「當發生大地震時,要立刻趴下、掩護及穩住,遠離窗戶或懸掛物等危險物品,保持鎮定,避免奔跑、搭乘電梯或跳樓。如在車上,應安全停車,留在車內直至地震結束。地震過後須確保人身安全,檢查環境,防範次生災害,配合當地指引」。

海嘯前兆現象

天文台在網誌中還提到,「萬一遇到以下海嘯的前兆現象,應盡快遠離岸邊或淺水水域,前往內陸或高地。在陸上靠近岸邊的人士,應前往高處或結構穩固的建築物上層(三樓以上)暫避,不要等待海嘯警告才行動:

• 在海邊感受到地震引致的強烈震動;
• 海水突然異常後退,並露出海床;
• 海邊出現異常增水,並向陸地移動(高於平常潮水高度);
• 看見海上出現異常的漩渦或聽到來自海洋的異常聲音。」

天文台稱,「海嘯可能反覆來襲,因此警報未解除前應遠離海邊。官方警報一般會透過電台、手機短訊、戶外廣播、電視或電話通知等多種渠道發布。若已被海嘯波及,緊抓固定物(如大樹、欄杆)或爬上大型漂浮物自保。如處於低風險地區,應遵守官方指引,避免自行移動。海嘯發生後,仍需持續警戒,不可鬆懈,並注意環境安全,避免涉水、接近倒塌電線或積水區」。

天文台總結指,「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與震級皆不可預測,但我們能做到的是:不恐慌、掌握有關知識及資訊、做好防災準備、懂得應對災害」。

資料來源:天文台網誌「我們需知的地震與海嘯知識」

相關閱讀:7月5日大地震預言|10港人組團提前兩周上山避海嘯 攜軍糧山頭紮營稱匿至8月底 網民指搞笑:搵個藉口去露營↓↓↓↓

漫畫《我所看見的未來》預言日本將於2025年7月5日有大災難,引發全球恐慌,近日作者龍樹諒雖已改口稱「那天不一定會發生大事」,但是,有身處香港的港人7月1日在社交平台宣稱,組團共10人攜大量物資,已提前兩周上山避海嘯,並計劃匿至8月底「情況穩定後才考慮撤退」。

有關帖文引發網民熱議,不少人稱樓主杞人憂天:「笑料一則。」「笑死。」「後生仔,搵個藉口去露營,由佢哋玩吓啦!邊個細路無玩過?」↓↓↓↓

7月5日大地震預言|10港人組團提前兩周上山避海嘯 攜軍糧山頭紮營稱匿至8月底 網民指搞笑:搵個藉口去露營
7月5日大地震預言|10港人組團提前兩周上山避海嘯 攜軍糧山頭紮營稱匿至8月底 網民指搞笑:搵個藉口去露營

 

 

 

 

 

 

 

 

 

 

 

 

 

 

 

 

 

 

 

 

 

 

 

 

 

 

 

 

 

 

 

7月5日大地震預言相關新聞:

7月日本地震預言有新觀點?《我所看見的未來》龍樹諒新作改口

日本7月大地震?有港人寧改行程去越南 有人毋懼照出發:唔信堪輿學家

日本頻傳7月大地震 中大地理專家拆解南海海槽地震機率 即睇日本高危地區

日本大地震傳言嚇窒港人!旅行社查詢減 客人轉戰中東歐洲 有客趕尾班車4月赴日

日本地震?︱航空公司狂cut東京/大阪/仙台航班 旅行社解構:疫後供應過剩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