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畢馬威昨日發表《香港銀行業報告》,報告發現,香港銀行資產質素面臨壓力,不良貸款比率從1.65%上升至2.15%,主要是由於商業地產及整體房地產行業持續面臨挑戰。不過,畢馬威香港行業高級合夥人馬紹輝表示,香港銀行體系整體資本非常充足,即使有地產商倒下或會帶來影響,但絕不相信會構成系統性風險。
他指出,銀行正更主動管理潛在風險,加強對貸款人及地產相關貸款的調查,未來對地產商的放貸將更趨選擇性,或增加抵押品等安排。
港銀無系統性風險
馬紹輝指出,本港銀行業資本充足且風險緩釋能力強,雖部分開發商流動性壓力或使不良貸款率(NPL)微升,但無系統性風險。
隨著香港穩定幣監管框架即將於下月生效,馬紹輝預期首批牌照有望於6個月內分批落地,香港作為離岸人民幣樞紐及數字資產創新中心,仍具備獨特優勢。
在科技應用方面,畢馬威中國香港金融服務科技諮詢合夥人莫凱喬表示,香港銀行的AI應用正向代理式AI(Agentic AI)升級。她表示:「代理式AI的發展速度超乎想像」,應用場景由後台擴展至客戶互動,如風險畫像與智能諮詢,惟因監管嚴格,推進節奏較美英市場審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