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蟬效應恐衝擊常春藤聯盟招生

美政府近日撤銷哈佛大學招收外國學生的資格,甚至有意將禁令擴大至全美大學,此舉恐打壓學術自由引發寒蟬效應,並衝擊常春藤聯盟和其他名校招生,麻省理工學院已縮減外籍生名額,哥倫比亞大學的申請人數也已減少。

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部長諾姆近日宣布撤銷哈佛大學的「學生與交換學人計劃認證」(SEVP),於2025-2026學年生效,諾姆指控哈佛「助長暴力、反猶太主義。」

哈佛現有的外籍生將被迫轉學、改簽證或離境,不然將失去在美國的合法身分。根據哈佛大學數據,目前哈佛有將近6800名國際生,佔學生總數的27%。

哈佛稍後對政府提起訴訟,並尋求臨時禁制令,稱政府的決定違憲,對學生和學者的未來造成毀滅性的影響。

諾姆受訪時被問是否考慮在其他大學採取相似措施?她回答:「會的,這應該能對所有大學產生警示作用,讓他們上緊發條。」

消息一出,哈佛學生人心惶惶,BBC引述澳洲研究生戴維斯表示,很多人對國土安全部的聲明感到困惑,另一名應屆畢業的瑞典學生葛登則痛批政府把學生當成鬥爭籌碼,太不人道,他說收到哈佛錄取通知信的那天,是他此生最美好的一天,他萬萬沒想過在哈佛的時光會是以這種方式畫下句點。

而特朗普在反猶太主義、「多元、平等和包容性」政策槓上知名學府,並利用削減經費補助來脅迫大學屈服。被特朗普盯上的麻省理工學院和哥倫比亞大學,皆面臨招生和裁員挑戰。

麻省理工發言人日前表示,2025學年將減招100名研究型碩士生,年減8%。此外,該校也決定裁減10%的行政部門員工,但未透露確切裁員人數。

哥倫比亞大學是特朗普主要的攻擊對象之一,特朗普指稱哥大未能保護學生不受反猶太主義騷擾,取消4億美元聯邦經費和合約,迫使哥大日前宣布裁員180人。哥大校園的反以色列示威抗議,降低潛在學生就讀意願。留學機構Atomic Mind表示,申請哥大的學生大幅減少。

常春藤聯盟的外籍學生主要來自中國,其中許多攻讀科技領域,包括時下最熱門的AI技術,特朗普政府擬限制頂大招收外籍生,似乎有意防止學生接觸AI知識技術。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