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黃偉江三藩市報道
為振興三藩市華埠,喚起大眾對華埠歷史與文化的關注,安老自助處5月17日展開一項別開生面的真人秀式社區活動,名為《耆英達人:暢遊華埠「智」多Fun!》,融合科技、跨代合作與文化探索。
活動邀請長者、青少年志工與護伴職員組成「探險小隊」,共同走訪華埠街區,以歷史、文化、美食、生活等多元視角記錄華埠的風貌與人情,並透過短視頻、數位旅遊攻略等形式展現耆英智慧與社區活力。
活動主題為「我們的華埠,我們的家庭」,寓意華埠不僅是一個地理空間,更是一代代人成長與生活的家園,承載著華人移民的歷史記憶與文化傳承。
當天上午在中央地鐵華埠白蘭站上庭園啟動,六至七位耆英被分為四支小隊,每隊配置一名青少年志工與一名安老護伴組職員,三代同堂,共同展開一場以「尋訪華埠」為主題的真人挑戰。他們的任務包括規劃3小時的路線、步行探訪、拍攝短片、即場訪談、剪輯素材及撰寫圖文攻略。
為協助耆英們應對挑戰,活動前期特別安排了一系列線上與線下培訓,教授參加者如何使用ChatGPT、Deepseek、Google地圖、翻譯App、剪映(CapCut)、Snapseed等常見AI工具與影像編輯應用。
耆英們不僅學會使用這些科技工具,更發揮創意與經驗,將記憶中的華埠與當下所見的變化融合,創作出獨具風格的內容。
安老自助處職業培訓及經濟發展主任胡啟華表示,本次活動有三大亮點:第一是跨世代合作模式,讓年輕人與長者共同完成挑戰,培養互信與瞭解;第二是科技賦能,幫助長者掌握現代工具,參與數位創作;第三是內容創新,藉由影片與圖文,將華埠豐富的文化內涵以更貼近現代媒介的方式呈現。他強調:「這不只是一次活動,而是一項社區創新實驗,未來我們希望將這些成果整合為『華埠數位地圖』,推動本地經濟與文化旅遊發展。」
活動亦獲得社區領袖與文化機構代表的支持。中華總會館通事李殿邦、市立大學華埠分校校長戴潔瑩、中華文化中心藝術總監梁凱瑤、華埠訪客中心主任Cindy Wu均出席啟動儀式,一致讚揚耆英們勇於學習、積極參與的精神。
參賽隊伍沿路經過花園角、士德頓街、天後古廟、都板街、沙加緬度街、企李街、華盛頓街、積臣街、百老匯街等,他們邊走邊拍、熱情訪談,街坊與商戶也熱情響應,氣氛熱鬧溫馨。
《耆英達人:暢遊華埠「智」多Fun!》結束後將播放各隊製作的旅遊短片,展示耆英創意結晶,讓公眾感受華埠的文化底蘊與人情魅力,不僅喚起社區對文化根源的認同,也展現長者們活到老、學到老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