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期提過膕繩肌(後大腿肌肉,Hamstrings簡稱H)的特色訓練是不可忽視。首先要說的是,十分普遍的H緊繃感可能不是運動損傷,只是H的感覺像一個緊緊纏繞在一起的彈簧,多是拉筋不力,也是將來損傷的因素(隱藏的本質問題)之一。
除了H的基本柔軟度,如果腰部過度前傾(anterior tilt),會導致臀大肌(衝刺時的主要伸髖肌)緊縮,跑步突然加速發力時,跨步增長,增加膕繩肌肌腱的長度要求,如果柔軟度不足便可能發生拉傷。
拉傷後的症狀包括:每當膕繩肌H突然劇烈地收縮(向心或離心)時,就會在大腿後方引起突發、劇烈的銳痛,伴有痙攣,腫脹和瘀青,如果較嚴重的撕裂,肌肉上可以摸到一個局部凹陷,可能無法行走或伸直你的腿。如果是嚴重的3級損傷,可能需要拐杖才能走路。





H作為人體最大的肌肉群之一,當前大腿肌肉(股四頭肌,Quadriceps 簡稱Q)收縮時,H的任務是使小腿減速,拉著腿部,產生剎車的作用,幫助你的膝關節在每一步的過程中避免過度伸展,或過度向前的滑動,而產生傷患如H拉傷,十字韌帶斷裂,半月板撕裂等。所以這個相對抗的肌群(Q/H ratio 比例)是有關係的,如果H的肌力不足Q的60%,Q的過分用力就極易造成以上的損傷。
反覆大腿拉傷可能是離心收縮不力的表現之一,令你運動完之後大腿後側有很緊及不舒服拉不開的不𣈱感覺。跑步中當膝向後彎時,H作向心收縮(concentric),但當膝向前伸直大步跑時,H做相反的動作(髖向前屈曲、膝伸直),H是要做出離心收縮(eccentric)的。所以大腿H的力量和體積雖然有明顯增加,甚至60%以上,但如果只是向心力增加而忽略離心力,便難以阻止H拉傷的問題,所以跑步不論成績與傷患的要求,H的離心收縮能力是不可忽視!
在短跑或高速跑運動中(例如近期的一位100公尺學界紀錄保持者),或者足球時大力踢出空氣波(筆者當隊醫時的一位香港隊代表在馬來西亞練習時),前者H受傷行不到,後者斷了十字韌帶需立即回港手術,你覺得他們原因是那個?柔軟度?Q/H比例?離心力?郭志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