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瓜灣海濱研究/東維港灣區/啟德體育園】市建局正就「土瓜灣海濱」進行研究,希望構建成為「東維港灣區」,預料下半年有初期報告。海濱事務委員會主席何文堯認為,要駁通土瓜灣兩個斷裂位,可參考北角東岸板道(西段)的開合橋做法。
何文堯今(20日)在電台節目表示,市建局「東維港灣區」研究是一個非常好的概念,有水體、海濱的空間、舊建築、文化、體育及活動,是在軟硬件上同時考慮令土瓜灣這個社區,將來可以有一個比較全面及新的發展方向。
建議可與業主進行協商
《保護海港條例》通過簡化並放寬為改善維港而進行的小規模或非永久填海工程機制,從而為維港發展「拆牆鬆綁」,是否有利接通土瓜灣兩個斷裂位,包括翔龍灣對開臨海設施用地,和青州英泥碼頭一帶的海濱地段。何文堯指,翔龍灣以板道形式駁通海濱長廊,以其個人經驗,做法是較合適的選擇及可行。
但他指,青州英泥的設施,存有不確定性,因該個地塊地契條款上,該土地擁有者擁有海權,有權讓船隻泊岸使用。但他認為可參考北角東岸板道(西段)的開合橋的做法,既便利船隻進入近岸水域,又能保持板道的暢達性,前題是發展時需要獲業主同意。





街坊倡建人工海灘連接海心公園
九龍城區議員關浩洋在同一節目表示,土瓜灣海濱連接兩個斷裂位,無論翔龍灣或青洲英泥碼頭,都涉及私人業權及海權,問題困擾多年。尤其青州英泥碼頭,完全打斷了土瓜灣連接紅磡的海濱,是一個關鍵位置,但因業權分散又涉及海權,要發展挑戰較大,希望能找到協商空間及解決方法。
至於海心公園對開的自然景觀─魚尾石,市建局研究認為在不影響自然景觀及海岸線的情況下,可以透過改善海心公園內的步行環境或增設行人導向標示,提升紅磡及土瓜灣海濱的暢達性。關浩洋指,現時海心公園二期透過擴建和重建,已有一條完善及非常漂亮的海濱長廊,一直有構思透過興建棧道,連接海心公園一、二期的海岸線,可以從另一角度觀看魚尾石。 甚至有街坊有更進取的想法,認為是否有空間,如大埔龍尾人工沙灘的做法,向海以沙灘形式伸延作連接,整體以不影響魚尾石景觀及海岸線為前題去實現,希望市建局納入可行性研究中考慮。
相關新聞:市建局擬建「東維港灣區」活化土瓜灣海濱 啟德對開可玩划艇、獨木舟 改裝躉船辦音樂會
崔定邦:可通過「點、線、面」連接 達致無處不旅遊
市建局初步建議可利用該處的水體空間進行例如划艇、獨木舟等相對靜態的水上活動;又或增設浮台用作表演場地、舉辦音樂會等。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表示,將躉船提升成為海上的餐廳,甚至變成海上泳池,過去在外國或香港也曾作過類似活動,覺得土瓜灣海濱適合發展有特色及創意的活動,再加上啟德體育園已開幕,有機會可以聚集到旅客,甚至吸引到本地居民在星期六、日留港遊玩。
不過,他指,若要將九龍城的避風塘調整至可適合做水上活動,水質是一個問題,相信當局要先作處理 。他又認為九龍城區的旅遊潛力,除啟德郵輪碼頭、啟德體育園一帶外,還有九龍城寨公園,若能有多些活動貫穿,通過「點、線、面」連接,才能達致無處不旅遊的目的。
崔定邦又認為,九龍城是舊區,若要大規模發展,要兼顧旅遊巴士泊位、擴展行人通道,及如何連接到地鐵站等問題,要在兼顧旅客及居民的需要上作出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