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離立法會選舉只有半年,雖然各黨派未敲定出戰人選,但建制內部「魷魚遊戲」已暗自開打,各路有意參選者正密密做工作,務求搶佔先機。上屆競爭較激烈的港島區,今屆很有可能延續多方混戰格局,除了傳統政黨希望保住地區勢力版圖,亦有不少新人及政團躍躍欲試。
港島東料延續「多方混戰」
選制改革後,全港分為10個地方選區,採雙議席單票制,其中香港島分為港島東及港島西。上屆選舉,港島東成為焦點選區,分別有工聯會會長吳秋北、民建聯梁熙、新民黨廖添誠及沙中線事件「吹哨人」潘焯鴻競逐,最後兩大傳統政黨勝出。







港島東自由黨力爭分一杯羹 宋芝齡頻落區惹猜測
綜合近期政圈討論,多方勢力正部署在港島東「插旗」,包括上屆未有派人參加直選的自由黨。前年區選,藝人宋芝齡雖參選灣仔區直選敗北,但過去兩年亦繼續在地區耕耘,現時是灣仔區會增選委員、自由黨灣仔支部主席。不過政圈耳語,經區選一役,宋芝齡與地區樁腳關係一般,近期落區亦沒掛自由黨「牌頭」,更有傳若宋芝齡最終不以黨名義出選,自由黨東區區議員阮建中是潛在披甲人選之一。
宋芝齡回覆指,目前工作以地區為主,爭取居民認同,暫時「無諗過」立選,日後是否參選取決於市民支持。至於近期落區多以「灣仔青年聯會主席」身份,她解釋聯會由灣仔區各界協會贊助,舉辦多個活動,且有不同黨派參與,故以地區身份參與較佳;平日在報章撰文、發表政見,則續用自由黨支部主席身份。
港島東另一變數是吳秋北的去向。政圈一向有傳,部分星級人馬或轉戰選委界,騰出直選位置予黨友上位。有工記中人解釋,該黨在選委界打法一般是「一帶二」,即由一名黨內知名度高的領袖為核心,帶領兩名知名度中等的黨友攻堅,以上屆為例,工記由麥美娟領軍,爭取連任的陸頌雄、理事長黃國一同參與,另配撘試驗性質的巴士車長蔡永強。有黨中人認為,若來屆由吳秋北領銜選委界,有助提高該黨叫座力。
從戰略角度,若吳秋北轉戰選委界,對其他黨友亦有好處,例如今屆翻兜勞工界的郭偉强,按黨內家規要轉跑道,若他在東區「老巢」出選,較有把握。不過如本欄早前提及,郭偉强近月已集中在港島西工作,包括離島,料硬撼民建聯和新民黨,有政圈中人形容他連任機會「危危乎」。工記中人則指,該黨在離島有地區工作「打底」,不希望浪費多年成果,現任議員鄧家彪亦曾任離島區議員,在東涌有深厚基礎,可助黨友拉票。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不少愛國社團亦著重推舉自身人才,躋身不同權力和諮詢架構,不再只為政團抬轎。政圈耳語,中西區委任區議員、港島婦女聯會主席金玲有意參選港島西直選。
立法會換屆選舉料10月中展開提名期,有建制中人說,新時代下遊戲模式已改變,參選「綠燈」有遲無早,有意競逐者只能繼續埋頭苦幹,靜候佳音;據聞亦有來自大黨的選委界議員打定輸數,私下透露不尋求連任。
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