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口普查局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6月的12個月中,94%的大城市人口都實現了增長,扭轉了新冠疫情期間下降趨勢。其中紐約、休斯頓和洛杉磯的人口成長最為強勁。而全國總人口則增長了1%。
《華盛頓郵報》報道,這是將近25年來最大的年度增幅,也明顯高於2020年7月開始的一年間即新冠疫情最嚴重時期的人口增幅,當時的人口增長率僅為0.16%,是至少120年來的最低數字。
布魯金斯學會資深人口統計學家弗雷(William Frey)在分析了數據後表示:「這表明許多城市確實出現了反彈。」專家們分析指出,移民是導致這一增長的原因,國際移民最終會分散到很多地方。
數據顯示,全國72個最大城市中,有68個城市的人口出現了增長,其中大多數城市扭轉了本世紀初人口下降的趨勢。大城市的人口下降是由於新冠疫情導致的死亡、生育率下降及居民逃往較小城市造成的。
由於特朗普總統在第一任期內頒布的與疫情相關的限制和政策,移民人數截至2021年也跌至歷史最低水平,到特朗普第一任期結束時,每年移民人數下降到37萬6000人。
在接下來的四年裡,移民人數激增,在拜登總統任期結束時,移民人數增加超過270萬人。人口普查局稱,這種增加導致最新的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全國人口出現了顯著增長。人口統計學家表示,移民對於維持勞動力、增加稅基及補償日益增長的美國老年人口至關重要。如果沒有這樣的人口流入,美國可能會開始像德國和日本一樣,成為世界上65歲以上人口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
不過,城市研究所(Urban Institute)研究員馬丁(Steven Martin)表示,展示2025年人口變化情況的明年的數據將會很有啟發性。特朗普嚴打移民政策可能會阻礙人口增長,「這些城市可能無法維持增長」。本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