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加緬度市政府在年初宣布預算赤字高達6,600萬美元,經連串削支與增收措施,近日終將赤字壓至4,400萬。但市議會甫完成這場「財赤清算」,即獲批加人工,市長與市議員待遇同時上調,引起市民關注——剛省完錢,轉頭就花,是否等同推翻早前努力?
新方案由市內薪津委員會一致通過,將市長年薪由164,205美元加至184,464美元(加幅12%),市議員年薪則由102,793美元加至111,324美元(加幅約8%)。此舉正值市府審議下年度財政預算,裁員、削支與加費仍在討論之中。
早前市府為填補6,600萬美元赤字,已凍結招聘、取消部份青少年項目資助、建議調高泊車收費,甚至提出自2013年以來首次裁員。雖然最新預算草案已將赤字壓縮至4,400萬,但裁員與削資安排仍未完全撤回。
今次加人工由薪津委員會依據市憲章處理,理據是沙加緬度的議員待遇在丹佛、聖荷西、長堤市等同級城市中屬偏低。
多位委員承認,在市府財政緊張情況下,調薪有可能受到社會質疑,但他們強調必須依憲章辦事。人力資源經理Heaven表示,市憲章並無明言須顧及財政狀況,雖然「合理」一詞可被廣義理解為涵蓋更大層面的考量。她亦指出,過去數年市府曾為員工加薪,以應付生活成本上升。
但此說法筆者卻不認同——既然一切按憲章照本宣科即可,是否意味薪津委員會純屬橡皮圖章?若其唯一功能是「依憲章行事」,那解散此委員會或許更符合財政原則,反可節省一筆公帑開支。難道市府無法在這財政緊縮之際按緩調整步伐?少加幾個百分點,或暫緩半年,已足以保住幾個職位,避免市民失業或服務受阻。
會上有人曾指,薪津決定不應被民情左右,但現時市府要求市民為財政漏洞埋單,卻先自行加人工,此等邏輯,難免令人側目。
有政界人士指出,市府一方面強調財赤壓力,另一方面卻上調自己的待遇,「傳訊出現大錯亂」,對市民觀感極為不利。
加薪方案將於6月14日生效,屆時市議會預料亦會通過下一份財政預算。市府上月提出的預算草案,透過增加收費與縮減各部門開支,試圖平衡赤字,其中包括自2013年以來首次裁員、刪減空缺職位、調高泊車費與削減青年計劃資金等建議。
-曾維燊
封面圖片:Sacramento city council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