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院暫放行跨性別參軍禁令

最高法院6日推翻下級法院暫緩執行的裁決,允許訴訟期間特朗普政府可實施跨性別參軍禁令的政策。 電視截圖

本報訊

最高法院推翻下級法院的禁制令,允許特朗普政府在案件訴訟期間,暫時不讓跨性別人士服役。維權團體批評,此案牽涉約4200名軍人,爭議持續發酵的同時也會打擊部隊士氣。

綜合美聯社及《紐約時報》報道,高院按照緊急上訴的慣常做法,頒布沒有署名的判詞,也沒有解釋原因,外界只知3名進步派大法官索托馬約爾(Sonia Sotomayor)、卡根(Elena Kagan)及傑克遜(Ketanji Brown Jackson)反對,但3人同樣未交代理由。

案件起源於1月20日,總統特朗普上任當天簽署的行政命令,推翻前總統拜登允許跨性別人士參軍的政策,相隔1周後,特朗普再次指責前朝政策影響軍隊「誠信、紀律與尊嚴」,也會削弱備戰能力,因此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2月落實新措施,強制要求跨性別軍人退伍,但由於訴訟導致措施一度遭擱置。

根據官方統計,約有4200名現役軍人屬於跨性別人士,佔軍人總數約0.2%。

興訟的7名跨性別官兵均服役多年,加起來的總年數達到115年,眾人也合計獲得70多枚勳章。其中主要原告人施蓮(Emily Shilling)為海軍上校,擔任戰鬥機飛行員19年之久,曾在伊拉克、阿富汗戰爭中執行60次任務。律師表示,海軍僅僅為了培訓施蓮就花費2000萬元,證明特朗普政府的新政策浪費公帑。

案件在各級法院纏訟期間,已有3名聯邦法官裁定禁令違憲,其中華盛頓州聯邦地方法院3月仲裁時,下令全國暫停執行這項禁令,並質疑禁令侮辱、歧視跨性別軍人。法官以施蓮為例,批評政策不合邏輯,政府也沒有提出任何證據,證明施蓮妨礙同袍團結、影響軍隊戰力,也無法證明施蓮在誠信、紀律或心理健康方面存在問題,單是因為性別身分就勒令她退伍,決定違背不公立場。

法官同時表示,在拜登執政的4年期間,跨性別軍人服役並未引發問題,本屆政府沒有解釋為何要改變政策。

第九巡迴上訴法院受理案件後,法院也拒絕推翻地方法院的裁決,因此特朗普政府向最高法院緊急上訴,質疑原本的判決影響國防部施政,也不應適用於全國,而最高法院這次介入後,暫時推翻了地方法院和上訴法院的裁決。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