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州縣檢方政策涉種族歧視 司法部調查

聯邦司法部民權司宣布,正式調查明尼蘇達州亨內平縣檢察官莫里亞蒂(圖)近日實施的種族背景新政策。 電視截圖

司法部宣布向明尼蘇達州亨內平縣(Hennepin County)啟動正式調查,並表示當地司法部門最近推行新政,要求檢察官處理認罪協議時考慮被告的種族背景,行為已構成種族歧視,違背憲法原則。

綜合CBS及《紐約時報》報道,司法部分管民權事務的助理部長迪隆(Harmeet Dhillon)表示,她已致函亨內平縣檢察官辦公室,調查當地是否存在「剝奪民眾憲法或法律保障」的行為。縣檢察官辦公室則說,已從社交網站得知消息,但當地尚未收到信件,縣府一方面堅信政策合法,另一方面也承諾全面配合聯邦調查。

爭議起源於4月底,當時亨內平縣拖出新政策,要求檢察官處理認罪協議時,必須考慮被告的整體狀況,包括其年齡與種族身分。當時的備忘錄表示,「種族身分……應納入整體分析」。對此縣檢察官莫里亞蒂(Mary Moriarty)的辦公室解釋,當地司法體系長期存在不公,有些同僚會偏袒部分族群,不設法解決這個現象的話,將無法確保司法結果「公平公正」。

該政策引發社會廣泛討論。明尼蘇達大學的法學教授哈斯戴(Jill Hasday)批評,條文「違憲而且表述含糊」,違背了最高法院在種族考量方面的裁決。聖湯瑪斯大學的法學教授莫蘭(Rachel Moran)則持相反意見,認為政策合憲而且適當,「檢控官只是提醒同僚關注種族差異」,並未鼓勵某些族群可以得到特殊對待。

明尼蘇達州非裔男子弗洛伊德(George Floyd)被白人警員跪頸致死後,拜登時代的司法部曾調查發現,當地警隊和司法部門存在歧視現象,少數族裔容易權益受損。本報訊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