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動盪不安的市場,片廠紛紛削減成本,最先遭裁減的往往是低階職位——這些職位過去向新手敞開大門。而雖然編劇向來競爭激烈,業界資深人士表示,年輕編劇如今所面臨的環境幾乎是前所未有的艱難。
自今年年初以來,布蘭迪‧赫南德茲(Brandy Hernandez)已投遞近200份娛樂產業的工作申請。這位22歲的電影學院畢業生目前在洛杉磯市中心的 Ross Stores 採購辦公室擔任接待員,她表示,在大部分申請中,她根本沒有收到任何回覆——甚至連拒絕通知都沒有。而當她獲得後續面試機會時,幾乎都在面試後遭到「消失式拒絕」。2024年畢業於南加州大學電影藝術學院的赫南德茲說,「我知道自己不會一畢業就成為知名編劇,」但她原本以為自己至少符合電影產業基層職位的資格。「不應該這麼難,」她不斷這樣想。
自 COVID-19 疫情引發製片業全面放緩後,娛樂產業的復甦進程因好萊塢的兩場罷工、加州歷史上最昂貴的一些野火災害,以及行業整體萎縮而延遲。
片廠為降低成本削減基層職位,讓原本的新手入行變得更加困難。而雖然編劇行業向來競爭激烈,資深業界人士表示,如今對年輕編劇而言,條件前所未有地苛刻。
公牛之眼娛樂公司(Bull’s Eye Entertainment)創辦人、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戲劇、電影與電視學院講師湯姆‧努南(Tom Nunan)表示,「在過去40年裡,這是我見過最具破壞性的時期。」
根據美國編劇工會(Writers Guild of America)上月發布的工作報告,電視編劇領域尤為蕭條。報告指出,受罷工影響,2023-2024年度電視編劇職位下降42%,其中約三分之一是基層職位。
在過去五年左右,串流媒體的崛起帶來了相反的影響——它吸引了原有的有線電視訂戶,以可連續觀看的隨選劇集取代連續播出的電視節目,並在此過程中削減了編劇職位。工作機會的稀缺導致基層員工的停留時間比以往更長。2021年 #PayUpHollywood 調查發現,大多數輔助工作人員的年齡已達到二十多歲,比十年前的平均年齡大了好幾歲。而由於這些員工沒有晉升、無法騰出職缺,新近畢業生則無處進入行業。
新聞及封面圖片來源:《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