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額進口關稅導致洛杉磯地區港口陷入混亂,工業地產租賃市場低迷,但目前接收貨物的進口商正爭相租用保稅大樓空間,希望替關稅緊張局勢緩和爭取時間。
《洛杉磯時報》報道,保稅倉庫是貨物在被運走前無需繳納關稅而存放在倉庫。保稅倉庫的關鍵人員必須接受背景調查,經營者須提供保證金以保護潛在政府稅收。海關保函起價通常約為十萬。
目前美國針對中國商品徵收145%的關稅,對幾乎所有國家均徵收10%的全面關稅,預計未來幾週內洛杉磯和長堤港口的進口量將會大幅減少。
但雷姆指出,洛杉磯地區約20億平方呎的工業地產中僅有「極小」部分受到美國海關暨邊境保護局保稅。
通常,進口商使用保稅倉庫從一個國家進口貨物,然後將其打包並運往另一個國家,而無需支付關稅。進口商還可對保稅倉庫內的貨物進行一些有限組裝或其他改進。
雷姆表示,儘管許多進口商取消訂單或在卸貨前將貨物運回中國,但也有一些進口商選擇硬著頭皮付費將訂單運上岸,因為不想因無法提供承諾商品或試圖提高批發價格而破壞與大型全國零售商間得來不易的關係。
他說:「供應商承擔很大部分的關稅。每個人都想把商品運入境,並存放在南加州市場附近,指望問題能在30至60天內解決。」
關稅可延期最多五年,按照從保稅倉庫提貨時的有效稅率繳納,對於試圖避免當前關稅而遭受財務壓力的企業來說是主要吸引力。
但想要對其建築物進行保稅以滿足激增需求的倉庫營運商可能無法很快完成申請流程,過程長達幾個月,房產必須符合一定出入口實體、消防安全和保全要求。
隨著大範圍關稅生效,用於透過洛杉磯縣港口運輸貨物的倉庫總體需求預計將會下降,恐會損害全球最大工業房地產市場之一的經濟活力。
港口官員預測未來貿易量將會大幅下降。洛杉磯港執行董事Gene Seroka上週告知港務委員會,主要零售商和製造商從中國發貨貨物基本上均已停止,從東南亞地區發貨的貨物較平時少得多,到港貨物數量將下降35%。
房地產經濟學家表示,關稅影響不同於突然改變商品或服務供應的供應衝擊,例如自然災害、戰爭或疾病爆發,但不會導致企業爭相購買更多庫存。
由於進口商尋求緩衝關稅影響,庫存水準已經較高,而且可能呈下降趨勢。一旦企業尚未完全確定現有庫存耗盡後從何處獲取新供應,除了關稅導致的價格上漲之外,短期內的短缺也可能會導致價格飆升。
房地產貿易集團「NAIOP」經濟學家Shawn Moura警告,若消費者在價格完全適應新關稅前搶購商品,短缺恐將比預期來得快,供應鏈中斷也將導致短期內建築材料短缺和交付延遲。洛杉磯訊

2022年聖佩卓洛杉磯港的鳥瞰圖。洛杉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