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威佔據巴納德學院 9人被捕引發新抗議

巴納德學院(Barnard College)5日晚發生示威風波,約200名示威者佔據校內米爾斯坦圖書館,期間收到炸彈恐嚇,警方介入拘捕9人。消息人士透露,被捕者全部來自鄰近的哥倫比亞大學及協和神學院(Union Theological Seminary),非巴納德學院學生。

《紐約郵報》報道,示威者大多以口罩或阿拉伯頭巾遮掩面容,透過擴音器高喊反以色列口號。期間有人報稱發現炸彈,圖書館需要疏散。示威者較2月底的同類事件更為激進,不僅懸掛針對學生事務主任格林納治(Leslie Grinage)的「通緝」海報,並展示校長羅森伯里(Laura Rosenbury)的人偶。

被捕人士被控阻礙政府行政、非法闖入及擾亂秩序等罪名,向各人發出傳票後放行。事件在6日引發新一輪示威,支持巴勒斯坦人士再度聚集在哥倫比亞大學及巴納德學院,抗議警方介入。一名示威者稱,這是一年內第3次警方特別應變小組(SRT)進入校園拘捕示威者。

巴納德學院即時收緊保安,除主要入口外,所有校門暫時關閉,進入校園者必須出示學生證。若學生戴面罩,學生證上的相片必須同樣戴有面罩,否則不得進入。

事件源於校園近期局勢緊張。早前3名學生因派發涉及反猶太內容傳單被開除。有示威者指這是該校首次因政治示威開除學生,形容做法「非常危險」。2024年12月,社交平台Instagram曾出現插圖,描繪校園內雅典娜女神雕像向米爾斯坦中心投擲汽油彈,帖文揚言「先是巴納德,接下來是哥倫比亞」。

哥倫比亞大學發言人證實,4名該校學生因參與示威被捕,校方正展開紀律處分。發言人表示,「我們對本校成員參與這次不當擾亂感到遺憾。任何違反校規、政策及法律的行為必須承擔後果。」

示威者指控警方使用暴力,稱場面令人聯想起2024年4月30日一次親巴勒斯坦示威中,警方將學生推倒在地的場面。當地居民利希特謝因(Avi Lichtschein)認同校方需要迅速處理事態,但擔心開除學生或引發更多示威,形容情況陷入惡性循環。本報訊

示威者大多以口罩或阿拉伯頭巾遮掩面容,透過擴音器高喊反以色列口號。 網上圖片

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