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市交通死亡人數創新低

市交通局表示,2025年上半年交通死亡人數僅87人,相比2024年同期128人下降32%,創歷史新低。專家指出,擁堵費政策減少道路車輛數量功不可沒,而市府則歸功於「零死亡願景」(Vision Zero)計劃,通過增設單車道、巴士專用道及行人路徑,全面提升街道安全。

據CBS紐約報道,皇后區陽邊(Sunnyside)居民阿貝爾-貝(Amparo Abel-Bey)表示,她所在街區新設的寬敞單車大道為她與兩歲兒子提供安全緩衝,方便出行。她表示,「現在行人更多,推著嬰兒車的父母帶著幼童手牽手,這些改善讓大家感到更安全。」

市交通局表示,「本屆政府通過創紀錄的行人空間改造、巴士專用道項目及5區安全工程,把交通死亡人數降至歷史最低點。巴士專用道惠及近60萬每日乘客,縮短通勤時間並提升可靠性。社區反饋對我們至關重要,我們持續審視未來安全及巴士優先項目。」

然而,交通維權組織「三州交通運動」(Tri-State Transportation Campaign)的漢尼根(Corey Hannigan)警告,市府行動可能逆轉進展。他指出,市交通局一方面讚揚基礎設施效益,另一方面卻在曼哈頓東34街(34th Street)及布碌崙Bedford大道推遲或取消巴士及單車徑項目。他說,「這令人失望,因為這關乎救人性命。市府不能兩面討好。」

市長亞當斯政府發言人回應稱,「亞當斯政府致力確保騎車客、駕駛者及行人安全。2025年上半年交通死亡人數創歷史最低,成果顯而易見。

Bedford大道發生多宗涉及兒童的危險事件後,我們傾聽社區意見,重新配置3個街區的單車道,保留安全措施,確保所有人不僅感到安全,而且實際上更安全。」

組織「交通替代組織」(Transportation Alternatives)反駁,稱上周在日落公園(Sunset Park)致命撞逃事故奪走兩條人命,事發路口曾計劃重新設計卻陷入停滯。該組織發聲明表示,「這不是致力於『零死亡願景』市長應有的作為,把此稱為單車徑『調整』,是對數十年研究及證明保護性單車徑拯救生命成效的侮辱。」本報訊

2025年上半年交通死亡人數僅87人,較去年同期跌逾三成。 Dave Sanders/紐約時報

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