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融入課室教學利弊何在

在亞特蘭大服務4 至8 年級

學生的克拉克學院( R o n C l a r k

Academy),科學老師湯普森(Daniel

Thompson)在課堂上指導他的六年

級學生,抽查作業,並引導他們討

論當天有關天氣和水的課程。他有

一個助手,當他在課堂上走來走

去,向學生提出問題時,經常使用

聲控人工智能,將應用程式和教育

影片召喚到智能黑板上。

當學生問:「有不需要水的動物

嗎?」湯普森向人工智能提出同樣問

題。幾秒鐘之內,一段關於袋鼠的

插畫簡介就出現在全班同學面前。

人工智能取代教師?

非牟利教育網站The Hechinger

Report報道,湯普森的聲控助理是

電腦科學家新田(Satya Nitta)的創

意,他在IBM工作多年後創立了一

家名為Merlyn Mind的公司。他在

IBM時曾嘗試創建一種可以直接教

授學生的人工智能工具,但失敗

了,而那個項目正是「IBM Watson」

機器人,以打敗了幾位問答遊戲

台主而聞名。然而,儘管在遊戲節

目取得成功,在教育學生方面卻表

現不佳。經過5年時間和1億元的投

入,IBM團隊在2017年承認失敗。

新田說:「我們意識到這項技術

不存在,而且現在仍然不存在。」

自2022年11月人工智能公司

OpenAI推出聊天機器人ChatGPT

一炮而紅,越來越多的人工智能導

師和助理進入了學習領域。這些工

具大多數都是聊天機器人,它們

利用大型語言模型進行大量資料訓

練,以理解學生的提問,並透過

一系列靈活且有針對性的學習幫

助以對話方式做出回應。這些機

器人可以提出測驗、總結複雜閱

讀中的要點、提供代數方程式的

每一步驟解決圖表、或提供論文

初稿的點評等任務。有些工具是

針對特定學科的,例如Writable和

Photomath,而其他工具則提供更

多通用輔導,例如Socratic(由谷歌

創建)和Khanmigo,後者是OpenAI

和提供網上課程的非牟利組織Khan

Academy的合作項目。

隨著人工智能工具的激增及其

能力的不斷提高,基本上已沒有人

相信教育可以置身於人工智能之

外。但與此同時,即使是最堅定的

技術樂觀主義者也猶豫,把教學留

給機器人是否可行。爭論的焦點是

什麼才算最佳組合,人工智能在幫

助學生學習方面最有效的作用是什

麼,以及無論人工智能變得多麼強

大,教學的哪些方面應該保持不可

磨滅的人性化等等。

加強教師學生互動

對人工智能在課堂上地位的懷

疑,通常集中在學生使用該技術走

捷徑,或人工智能急於回答每個問

題時容易編造的傾向。很少有人關

注人工智能面臨的更棘手的挑戰:

有效教學的核心在於吸引和激勵學

生。

新田與其他技術和教育專家一

樣,認為人工智能的最佳用途是增

強和擴大人類教師的影響力,而

這個想法有不同的形式。例如,

Merlyn Mind語音助理的目標是讓教

師更輕鬆地與學生互動,同時瀏覽

應用程式和其他數位教材。他們不

再被電腦困住,而是可以在課堂上

走動並與學生互動,甚至是那些希

望消失在課室後面的學生。

有些教育界人士則試圖透過使

用人工智能來幫助培訓老師,讓他

們能更有成效地與學生互動,或者

透過將特定任務委託給人工智能來

發揮技術的優勢,從而增加教師可

以接觸的學生人數。他們設想,最

終教師和人工智能可以組成一個夥

伴關係,人工智能不會被要求充當

老師,而是增強人類已經在做的工

作的能力。 本報訊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