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疫情致全球平均壽命減兩年

世界衛生組織(WHO)24日發布報告稱,在兩年多時間\xf9堙A估計有1300萬人因新冠疫情死亡,這場大流行也成為了許多地區死亡的主要原因,全球平均預期壽命因此減少1.8年,回到2012年平均71.4歲的水平。

2020年,新冠疫情成為全球第三大死亡原因,並在2021年升至第二位。除了非洲和西太平洋地區外,新冠疫情在全球所有地區的死亡原因中都排在前五位。世衛組織指出,在短短兩年內,這場大流行病「抹去了近十年」在提高預期壽命方面取得的進步。2019年至2021年期間,全球預期壽命下降了1.8歲,降至71.4歲,與2012年持平。

報告顯示,美洲和東南亞受影響最為嚴重,2019年至2021年期間,該地區的預期壽命下降了約3歲。與此同時,世衛組織表示,西太平洋地區在大流行的頭兩年「受到的影響最小」。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我們必須記住,人類在健康和壽命方面取得的進步是多麼脆弱。在短短兩年內,新冠大流行就摧毀了過去十年的努力和成果。」他強調,因此不僅要加強全球衛生安全,而且要保護衛生方面的長期投資,促進國家內部和國家之間的公平。

新冠疫情最初於2019年底出現,並迅速發展成為了近一個世紀以來最大的流行病。醫學雜誌《柳葉刀》此前曾表示,與新冠疫情相關的死亡人數可能高達1800萬。

世衛組織的報告還強調,在大流行之前,非傳染性疾病是最大的殺手,包括缺血性心臟病、中風、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阿爾茨海默病和其他類型的癡獃症以及糖尿病,佔2019年所有死亡人數的74%。

此外,世界還面臨著肥胖和營養不良日益嚴重的問題。2022年,5歲及以上患有肥胖症的人超過10億,同時有超過5億人營養不良,兒童營養不良狀況也很嚴重,有1.48億5歲以下兒童發育遲緩。

另外,世衛組織將於5月27日至6月1日在日內瓦舉行會議,多個成員國兩年多來一直在努力達成一項協調預防和抗擊大流行病的協議,但談判進展緩慢。法新社報道,美國務卿布林肯日前認為,預防和抗擊流行病全球協議的談判「不太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取得成功,他說:「目前還沒有達成共識」。

由於各國在獲取和分享病原體知識方面存在分歧,或者在各自對加強各國應對流行病的應對和準備能力的貢獻方面存在分歧。5月初,譚德塞承認,一些國家「不一定能夠加入到共識」。

一位外交消息人士說,「現在就說談判進展到哪\xf9堿乾伄L早同,談判是複雜而艱難的。他們正在向前推進,但結果尚未確定。」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