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塑料觸目驚心 限塑當務之急

禁塑限塑,向來雷聲大雨聲小,塑料氾濫,貌似方便了生活,實質上卻是危害地球,危害人類,危害未來。早前,來自佛山、泉州、武漢的3份一次性超薄塑料袋,通過快遞郵寄到了北京一家媒體的零碳研究院。媒體報道指在北京多個批發市場難覓縱跡的被明令禁止的塑料袋,在電商平台「唾手可得」,成為以「全球戰塑」為主題的世界地球日的一個尷尬的旁注。

世界各類注塑廠依舊機器轟鳴,供銷兩旺。時間追溯至16年前的2008年6月1日,中國官方發布通知要求開始禁塑,2020年1月又宣布從當年底開始實施更嚴格的「禁塑令」。但16年以來,塑料的棄用與轉型卻面臨新的複雜局面。

2008年3月,中國第一版「限塑令」發布,超薄塑料袋首當其衝,成為最早被禁止的日用塑料品類。

被禁16年,超薄塑料袋雖然已在正規商超停止使用,但依舊在一些小店舖、攤販中被廣泛使用。在山西太原、河北邯鄲、山東臨沂等地,超薄一次性塑料袋在菜市場、小店舖、攤販中的使用都十分普遍,在一些村鎮,這種塑料袋依舊是最主要的購物袋。

然而近期,中國研究團隊發表的論文,不僅首次證實人體多種動脈組織存在微塑料,還提供了微塑料真正可能有害的證據。據估算,人類平均每周攝入大約5g微塑料——相當於一張銀行卡。其中,水是最大的來源,普通人每周僅喝水就能攝入多達1769個微塑料顆粒。微塑料可謂無孔不入,不僅遍布大氣、水體和土壤,而且人體血液、胎盤、肺、肝、睾丸、精液、心臟等,都已有沉積證據。

而造成塑料袋即便收費也被使用的另外一個原因,還是其便利性,很多時候順路去趟超市購物,自然也就只能選擇收費的塑料袋。禁塑工作不只是塑料袋,當前,日用塑料的多個產品已經被納入禁止、限制的範圍。

2020年1月,中國又推出了第二版「禁塑令」。相比第一版,新法令在禁塑的同時還提出限塑的要求,並擴大了範圍,把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遞塑料包裝提出分範圍、分時段的禁止、限制要求。

說歸說,做歸做,只要執法不嚴,而利潤誘人,塑料大行其道不會停止。據中國物資再生協會調查統計,2020年塑料餐盒使用量約107萬噸。彼時,中國的外賣訂單量171億單,而到2023年預計已經達到250億單,增長將近50%。有研究報告表示,到2025年,外賣行業中一次性塑料的總消費量將增加到250萬噸。法國發展研究院院士莫里斯女士的一項研究表明,每年大約有1500萬海洋生物因塑料垃圾而死亡,而且有不斷惡化之勢。

香港自上月起實施第一階段「走塑」,即是將一次性塑料餐具等產品從生活中趕走。根據新法例,餐館禁止向外賣客戶銷售或提供發泡塑料餐具、塑料飲料吸管、攪拌棒、刀叉匙和塑料盤子;香港酒店和賓館不得免費提供塑料牙刷、梳子、小瓶裝沐浴露等一次性洗護用品,也不能向住客免費供應即棄塑料瓶裝水。香港環保署此前表示,新法例設6個月的適應期,期間不會執法。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