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芝加哥地區民眾在2023年享受了一個超級和煦溫暖的12月,但好景不長、接著下來的卻是刺骨奇寒、滴水成冰的嚴寒氣溫。據全國氣象台報告,大芝加哥地區的氣溫在1月14日至16日,平均都處於華氏零下10度到25度之間,大地凍結成一個大冰窟、加上刺骨的寒風、人們只要在室外逗留超過10分鐘,如果在完全沒有遮蔽的空間,皮膚可能就會被凍傷,嚴重的可能造成死亡。
氣象台表示,這是芝加哥一年多來最寒冷的氣溫,主因是從一股從加拿大的寒流向南方移動,造成北美的中部、東部與東北部都籠罩在冰凍的空氣中。
15日,全國紀念民權領袖馬丁路德博士的誕辰紀念日,為美國規定的公共假日,因此天氣雖然寒冷,但人們不必上班與上學,可以留在家裡逃避了室外嚴寒的氣候。氣象台的風寒警告到1月16日中午、在周三(1月17日)的氣溫開始回升高至華氏20多度,周四有可能會再降雪。
氣象學家博查爾特(Brett Borchardt)表示,白天的氣溫一直維持在零度以下是不尋常的現象,但一月份經歷嚴寒的天氣也並不罕見,每一年,北美地區的人們都會經歷幾天寒冷的天氣。
芝加哥西郊的奧羅拉(Aurora)在14日早上出現極端寒冷,氣溫錄得是華氏零下40度,這是自2019年極地渦旋以來最冷的天氣。繼續到16日,奧羅拉的氣溫降連續三天不超過華氏5度,氣象學家聲稱是自1996年2月2日至4日以來,這種情況還沒有出現過。
有家可歸、有瓦蓋頭、有熱飯可吃的人們還是幸福的。然而有大批依然露宿街頭的尋求庇護者、窩在CTA提供的大巴士裡面取暖與居住,將更是經歷漫長又嚴寒的冬天。
芝加哥市府及芝市緊急管理和通訊辦事處,近日,州街的哈羅華盛頓總圖書館(Harold Washington Library)開放成為24/7的城市溫暖中心,暫時將停留在西環的尋求庇護者轉移到圖書館的地下室。華盛頓圖書館將全天候開放至星期三(1月17日),預計屆時氣溫逐漸回升。但兩個辦公室均沒有透露是何時將尋求庇護者轉移到圖書館、也無透露多少人被轉移到華盛頓總圖書館。
芝加哥公立學校也表示,鑒於氣溫奇寒,週二學生是否重返課堂的決定尚未做出,但CPS高層表示密切關注天氣狀況,並將於週一宣布決定。CPS 聲稱如果周二上課,必定為教職員及學生提供溫暖、安全的課堂。
芝加哥歷史博物館原定在15日舉行紀念馬丁路德金的活動,但鑒於天氣惡劣,決定取消活動,但周二回復正常的博物館開放的時間。而雪德水族館也宣布在15日延遲到下午才開門,也鼓勵人們最好留在家中,而預定時間的遊客則再安排時間造訪水族館。
超級寒冷的天氣,也造成機械出問題,逼使芝加哥捷運局的褐色與橙色線地鐵在貝蒙特和中途島之間改道。芝加哥航空部表示,在過去24小時內,奧黑爾國際機場取消197家航班、密特威國際機場取消20家航班,兩個機場的平均延誤時間約為20分鐘。還有其他交通事故,由於天寒路滑,造成多宗交通意外,也導致有4人死亡,多人受傷。而不幸的是在11日,西郊的希樂公園發現一名60歲的男人因寒冷死亡,庫克郡法醫辦公室表示此是首例與寒冷有關的死亡事件。
大芝加哥地區全面開放溫暖中心,包括了加菲公園社區服務中心(10 S. Kedzie Ave.),全天24小時開放。芝加哥文化中心(77 E. Randolph St.)將於上午10點至下午5點作為溫暖中心,開放讓民眾取暖與休息,公立圖書館包括了Sulzer圖書館(4455 N. Lincoln Ave.)鶯歌林社區服務中心(1140 W. 79th St),312-747-0200、馬丁路德博士社區服務中心(4314 S. Cottage Grove),312-747-2300、北區社區服務中心(845 W. Wilson Ave.),312-744-2580、南芝加哥社區服務中心(8650 S. Commercial Ave.),312-747-0500, Trina Davila 社區服務中心(4312 W. North Ave.),312-744-2014等都設有溫暖中心,提供給需要的民眾使用。
芝加哥緊急管理部門聲稱,全芝市的避難所都開放,建議任何需要過夜避寒的民眾,可以與工作人員聯繫或撥打311尋求協助。本報芝加哥訊

千里冰封、在芝加哥超級酷寒的氣溫下,密芝根的湖水都凝結成一片大冰塊。 梁敏育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