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新書《我這樣走過來--陳健波自述》與軟實力

余非 星島中文電台時事觀察

本文談談我11月出版的一本新書,也想分享「軟實力」這個話題。

近幾年大家應該對「百年大變局」這類字眼,乃至更早的「中國和平崛起」這些概念一點也不陌生。框架式的大局宏觀,近年已成為很多時事分析的主要工具;是不斷用宏觀「大變局」這類框架、套一些時事。我也有用這種分析工具,但用得很警覺。一邊用,一邊思考要補回甚麼細節。而近來,我更感興趣的是「軟實力」。按我的理解,簡言之,軟實力也者,是相對於宏觀的微觀。是一個地方、一個國家的人,內化了的、融化入個人生活的信仰和價值觀。軟實力,是由一個個「個別人」散發,以及疊加起來的無形力量。

當前的中國也好,香港也好,框架已立了不少。而填滿這個框架,令框架不是空殼、不是骨架子,就要靠軟實力;來自無數「個別人」累積的、來自生活的軟實力。為何忽然談軟實力呢?事緣由2023年3月開始,我用了半年時間去寫香港陳健波議員的自述,書名《我這樣走過來–陳健波自述》。陳議員現在是立法會及行政會議成員。這本書由他口述,我撰寫。寫這本書,我的取向是側重「人」的那一面。陳健波議員是個有能力在香港這個社會建構軟實力的那類人。香港有這類人,而且為數不少、很多;只是,在政治界別比較少有。這是我十分珍惜這份邀約工作的原因–我知道我「執到寶」(獲得至寶),又一個好題材落到我手上。

我在書內後記已說,接受這件工作是接受一個挑戰。我個人認為陳健波是香港立法會議員之中不離地的一位。有網民用「蒸餾水」來形容他的言行風格,真要點讚如此形容陳議員的網民。我讀得明白「蒸餾水」是甚麼意思,就是簡單、直接、透明、純而淨,乾乾淨淨。陳健波不是政客,整個人的為人行事沒有太多曲折和矯情的修飾。我在後記說他是個「自自然然、自自然然地正派的人」。香港需要清流、清新的故事。於是,如何比較足本地呈現不離地、真真實實、蒸餾水般的陳健波風格和個性,我給自己很大的良性壓力。情況一如為香港電車工會編撰百年史,為高錕教授唯一一本中文傳記《潮平岸闊》做編輯,我都很上心。一些有份量、意義深遠、價值厚重的題材落到我手上,會感受工作不容易之同時,當然,十分十分感恩。

陳健波議員的故事,是一個平凡中不平凡的香港故事。說他「平凡」因為他完全沒有背景,一如你我,是出生於普通家庭的香港人。一個「平凡」香港人憑赤手空拳做到\xf9琤肭盲h、四任立法會議員、行政會議成員,本身就是一個跟時代有關的香港故事。他成長於香港階級流動比較容易的年代;1980年代前後,有幾代人,只要肯努力讀書,肯用心工作,就可以透過階級流動改善生活。此外,當他做立法會議員時,又經歷香港幾件改變社會命運的大事,就是違法「佔中」、黑暴,乃至立國安法,以至立國安法之後的香港。所以,他的個人經歷,可以折射香港過去幾十年的歷史。而陳健波議員的自述,是平民百姓的角度、「人」的角度出發的整理。即使是寫立法會那幾章,也是大眾的、「人」的角度。大眾已經知道的,例如違法「佔中」、黑暴時的具體事件都從略,集中讓他多談緊扣一些細節而產生的內心感受,尤其是從中引起的反思。我寫過《「佔中」透視》一書;黑暴期間,我想美國三藩市星島中文電台的「時事觀察」,以及梁建鋒的「總編輯時間」,大概是思考、分析和整理黑暴事件的主力。很多聽眾朋友都是在那時開始聽我的節目。因此,如果我想寫作輕鬆一點,用我熟悉的這些事去塞字數一點也不難。然而,我選擇「非政治事件化」的寫法。這本書是普及讀物的取態,寫給大家看。面對極端的政治事件,陳議員多談的,是他的內心感受和思想衝擊。我想,陳議員人性化一點的反思,更加值得珍惜,也是香港最缺乏的一面。

不注重「人」的感覺,「人」的反思,總之是一個個「個別人」的想法如果不被重視;一切只有大框架、統一的幾個主調,軟實力就很難建立。陳健波是議員、行政會議成員,他一定涉及社會及政治事務,但《我這樣走過來–陳健波自述》不是一本政治人物自述的硬讀物。這本書寫他的成長,他的生活,甚至他的家庭。本書「下編」,大概是一般人物傳記未必有的、散文化的部份,主要呈現他的思想。

我覺得,這本書是想推動建構軟實力氛圍的一次努力;令人讀到的是人,而不只是一件件事。

星島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