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大校長校董會主席雙雙請辭

/

■賓夕法尼亞大學(小圖)校長馬吉爾近日在美國眾議院聽證會上回應質詢。路透社

美國賓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因為連日來的反猶太風波出現重大人事變動,校長馬吉爾(Elizabeth Magill)與校董會主席博克(Scott L. Bok)雙雙辭職。外界關注,當日與馬吉爾一起出席國會聽證會的哈佛大學校長以及麻省理工學院校長,是否也會同樣離職。

綜合美聯社、NBC及《紐約時報》報道,賓大校董會主席博克9日向全校師生和職員發出電郵,宣布他本人已從即日起辭職,「校長馬吉爾也已自願辭去校長職務」,並在郵件中轉發馬吉爾的聲明,表示她非常榮幸率領這所卓越的學府,「與教師、學生、職員、校友和社區成員合作,推進賓大的重要使命」。電郵同時表示,本身是律師的馬吉爾因在賓大享有終身教席,預料會繼續留在法學院,並暫時留任校長崗位,直到校方確定繼任人為止。

這次的風波始於本月5日。眾院教育委員會召開聽證會,討論以色列與哈馬斯爆發衝突後,美國專上院校出現反猶太主義的跡象,以及教育界可以如何防止仇恨抬頭。聽證會邀請馬吉爾、哈佛校長蓋伊(Claudia Gay)和麻省理工校長科恩布魯斯(Sally Kornbluth)作供,前後歷時5個小時,期間3名校長雖然譴責反猶太主義,但當共和黨籍眾議員斯蒂芬尼克(Elise Stefanik)追問,某些人「呼籲對猶太人進行種族滅絕」是否違反學校規定時,馬吉爾沒有直接回答,僅表示「取決於具體情況」,如果當事人將言論化為行動,便可能會構成騷擾或威脅。

蓋伊的回應與馬吉爾類似,表示某些人付諸行動時才違反學校政策。科恩布魯斯則稱,沒有聽聞麻省理工的學生要求滅絕猶太人,但這種言論「如果普遍而且嚴重,將被視為騷擾」,校方也會跟進調查。

3名校長的言論引發激烈迴響,支持以色列的一方批評上述言論模棱兩可,不但白宮翌日迅速批評,本身是猶太裔的賓州州長夏皮羅(Josh Shapiro)也斥責馬吉爾的回應「不可接受」,大學校董會應「嚴肅」審視對方的領導職位。雖然馬吉爾6日在X發表視頻,承認自己在聽證會上強調不應只強調言論自由,也需明確譴責呼籲種族滅絕的言論,同時指責類似言論是「邪惡」的可怕暴力,但聲明並未平息風波。金融投資家史蒂文斯(Ross Stevens)威脅,除非馬吉爾下台,否則他將撤回對賓大的1億元捐贈。

國會議員斯蒂芬尼克也宣布,眾院教育委員會將行使所有權力,調查賓大、哈佛、麻省理工以及其他校園有否有反猶太浪潮。斯蒂芬尼克也與74名眾議員聯名致函3所大學,要求撤換校長保護猶太裔師生。

另一方面,早前揚言撤回哈佛捐款的億萬富翁阿克曼(Bill Ackman)9日在社交媒體稱,「現在焦點轉到蓋伊、科恩布魯斯,以及哈佛、麻省理工的校董會身上」。

此外,紐約州州長胡楚同日也致函州內各家院校的校長,呼籲教育界盡速平息反猶太主義及任何「種族滅絕呼籲」,否則州府將依照人權法追究,並在某些情況下將案件轉交聯邦機關。本報訊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