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病小患者湧入急診室

全國越來越多兒童患上焦慮、憂鬱等精神或情緒疾病,但由於治療資源極度短缺,不少家長逼於無奈只能帶子女往急症室求醫。以紐約上州為例,兒科急症室去年便為此接收近3000名病人,數字不但是2016年的4倍有餘,更打破了以往紀錄。

《華爾街日報》報道,雪城上州大學醫院(Upstate University Hospital)的精神科副主任盧卡斯(Christopher Lucas)表示,自己每逢當值,便需在不同病房之間穿梭,巡視過去12小時入院的兒童,這些小病人都受到精神或情緒困擾,除了急症室之外已經沒有其他求助渠道。

盧卡斯形容,精神治療機制無法發揮作用,使得急症室變成了最後一道防線,為其他環節收拾殘局,他在9月份某天便接收了8名青少年患者,其中一名17歲少女患有長期憂鬱,兩年內已經4次前往急症室,最新一次則是因為企圖自殺而入院。另一名年僅5歲的男童則有行為障礙,其母親曾嘗試預約門診,但輪候名單長得驚人,家中從急症室取得5種藥物後,這個孩子還是試圖自殺以及刺傷母親,家人只能再次帶他前往急症室。

患者家長布朗(Katie Brown)表示,她17歲的兒子樣受到嚴重心理問題困擾,過去3年半曾因憂鬱企圖自殺,先後進出急症室超過15次,她固然知道往返急症室不是辦法,但除此以外別無其他選擇。

多個兒科和急症醫學機構8月已經公開表示,大批需要接受精神護理的兒童湧往急症室,情況急需各界重視。兒童醫院協會(Children’s Hospital Association)的數據亦顯示,去年因為精神健康問題而往急症室的青少年,人數比2019年增加了20%,自殺或自殘的人也急增50%。但專家表示,急症室雖然必須接收病人,但其用途並非為心理或情緒疾病而設,也沒有相關的醫療設備,勉強應付的話只會耽誤其他病人接受治療。

統計顯示,德州兒童醫院(Texas Children’s Hospital)位於休斯頓的3家急症室,現在每月都要治療400至500名患有精神或情緒疾病的兒童,數字相當於2019年的40至50人的10倍。

有急症醫生承認,他雖然擅長救治哮喘病患者,面對自閉症患者卻不知如何開藥。西維珍尼亞州CAMC婦女兒童醫院的主任醫師貝里(Steven Berry)也說,有些兒童即使前往急症室求醫,但因醫護人員無法騰出閒置設施,病人往往也要輪候一個月。

多個主要兒科和急症醫學組織曾向醫院和醫生發布公開警告,一些需要精神科護理的兒童,被迫改往急症室等候治療。NPR圖片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