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房地產泡沫破滅已進入最後階段,經過多種刺激房市政策仍難挽回頹勢下,外媒傳出中國政府已打算放鬆房市限制價格下跌的政策。許多經濟專家認為早就應該尊重市場與價格機制,但仍有不少人認為此舉可能是一項冒險舉動,放開房市價格管制對將有極大的不確定性。
《華爾街日報》報道指出,中國房地產市場長期低迷,但是房價仍然未大幅下跌,部分原因在於中國政府以行政手段對房價實施嚴格管控,以保持房價表面上的穩定。地方政府通常禁止新房開發商對未售出房產提供10%至15%甚至更多的折扣,部分城市還規定了二手房售價的下限。
報道說,最近許多官方媒體上出現了一些文章,認為現在可能是放棄此類政策的時候了,而且確實有些一些城市已開始放鬆相關政策。不過,新的政策也可能使中國的房主面臨住宅價格大幅度下跌的風險,在經濟增長疲軟之際打擊消費者信心,更重要是它可能破壞金融體系的穩定。
法國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姚煒說,合理的做法是允許房價進一步下跌,讓市場達到新的平衡。但這也是一個冒險的選擇,未來情況發展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澳新銀行(ANZ)在9月份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指出,若中國房價下跌30%,即與東京和香港在過去衰退時期的跌幅相當,那麼在中國5.3萬億美元的房貸總額中,約有12%(即約6400億美元)會面臨負資產問題,也就是這些房產的價值將低於應付房貸。如果房價下跌一半,那麼大約會有51%的房貸出現這種情況。
當前,中國房地產企業面臨困境,如\xf9琱j集團按照財報顯示現金及現金等值物僅43.34億,房價下跌勢必會令\xf9琱j情況更加糟糕。如果\xf9琱j倒了,進入破產清算,\xf9琱j2.1萬億土地儲備,或會引爆所在地方政府的債務,而且會迅速把危機傳導開來。
IMF:中國經濟出現企穩跡象
與此同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表示,近期數據反映中國經濟出現企穩跡象,料中國今年可實現5%左右的增長。IMF首席發言人Julie Kozack表示,在人口不利因素和生產率增長放緩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增長在中期內將放緩至約3.5%,如果採取措施改革經濟,實現從投資轉向消費支出的再平衡,則可推動增長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