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最後一首詩《疲乏》,對生命有了新的體會。人來到某個時刻,再也走不動了。眼、耳都累了,腦袋也疲乏了:「千千萬個問號/是非對錯,一直如影隨形/撕裂 你我的神經」。腦袋,一如眼、耳,都想休息了。
「有那麼的一天當我擺脫了/這肉身的負荷也許/我們會和好如初」。
最後一趟見西西,是由文友何福仁帶路。那一天西西精神看來不錯,有問有答,就是看起來有點倦意。那是2021年9月26日,她寫最後一首詩《疲乏》,十個月前的事了。
遂想起這些年認識的文化人,有前輩,也有同輩,有說:「活得太累了(其實是患上重病),先行告退了。」說過這話,就不再見任何人(謝絕探訪)。
也有不介意在醫院見老朋友的,對我們到訪,會說:「請大家一起享用桌上的水果,實在太多了,不吃不成,會壞掉的。我已經由朝吃到晚,從來也沒有吃過那麼多水果的。」
有知道來日無多的文化人,仍然呢度去、 度去,出席文化活動、講座(他還是主講嘉賓),他對我這樣說:「我不過是早走一步而已,對我來說,生活一切如常。」
西西在她的一篇作品《從童話說起》,提到她「一直希望過一種自己愜意的生活」,而她希望過的生活,「並不必屈從於創作。」
西西說:「一種充實、愉快的生活本來就是創作,拿起筆寫作,只是其中一部分的表現。」
說得對,但是有這麼一天,「心靈願意,肉體卻軟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