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賽龍舟 文化競技促交流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是華人四大節日之一,也是在海外同屬漢字文化圈的重要傳統節日。這個節日除有傳統上紀念屈原的說法,也代表夏季送離五瘟神,驅除瘟疫的意義,蘊含著衛生保健觀念。而在美國,端午划龍舟活動在疫情中斷兩年後捲土重來,不論是種類還是花樣,也遂漸發展出不同風格。

端午節的習俗有不少都跟禳毒驅疫有關,如菖蒲、艾草、蘭草等經常出現在端午節相關節俗\xf9堙C在傳統民俗觀念\xf9堙A這些香草不僅能懸掛或燃燒作驅瘟和裝飾,有保健的功效,這些先民的傳統智慧,蘊藏著重視健康觀念,千百年下來也使得人們更易於接受與時俱進的衛生觀念。

中國節日多含有慎終追遠,團聚親情。端午划龍舟是四大傳統節日中少數的集體競賽項目,既凝聚團隊的向心力,也為這個節日帶來娛樂性質。現時大中華地區及世界各華人聚居地都有端午划龍舟的習俗,各地舉辦的時間,從五月到九月,因地制宜,頗有彈性,常為社區活動帶來高潮。

划龍舟活動能夠愈趨擴大是因為這項競技公平,參賽的族裔及隊伍幾乎沒有語言障礙,也沒有繁複的規定,以划槳速度一較高低,勝負一目了然,也帶來刺激性,無論是船上的選手及場邊的觀眾均有參與感,在海外各地頗受認同。有的地區數十年來辦出口碑,持續至今,除了疫情停辦兩年之外,現在又重返各地社區,成為各族裔凝聚社區情感的熱門文化體育活動。

如果說划龍舟這項活動有甚麼難度或特別之處,是主辦單位在隊伍增加時,需要更多時間的組織及水上安全措施的準備;此外,準備(十人以上的)團隊配合,需要一段時間的練習,培養團隊的默契,否則速度難以達到奪標的水平。

今年在南加州的洛杉磯日前有別出新裁的「陸上划舟」活動,在跑馬場的草皮上舉行。陸地龍舟最大好處是人人皆可參加,安全無虞,娛樂性高,充分展現濃厚的節日氣氛。策劃單位表示,陸上龍舟比賽注重團隊合作,寓教於樂,民眾都能歡度快樂時光,意料之外收到許多反響,除了讓華人慶祝端午佳節,也更易向其他族裔介紹傳統亞洲的慶典活動及意義:划龍舟傳說是因戰國時代愛國詩人屈原投江,民眾競相划船希望找到他的遺體;也有新的考據認為,龍舟競渡是祭神活動,古人將船當作送走災邪的工具,便衍生出端午競渡的習俗了。

不論中華文化或其它國家文化,傳統文化歷經時代千百年的洗禮而仍然流傳,大多有其獨特性。真正的文化是能跨越國界,划龍舟不僅是傳統文化復興,在現代更能促進族裔文化交流。這也體現中華文化是華人社區的重要資產,如果能夠賦予時代意義,更有助於社區相互了解。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