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百年廣式太師椅 訴說美國華人滄桑史

一對百年古董廣式太師椅,在華埠訪客中心與遊客零距離接觸。

在華埠訪客中心櫥窗上,介紹古董廣式太師椅。(圖片由華埠訪客中心提供)

兩張古董廣式太師椅,靜靜擺在三藩市華埠訪客中心內,歲月靜好。這是由專注研究華埠歷史的星島讀者林凱斌借出的。

林凱斌介紹,太師椅是古傢俱中唯一用官職來命名的椅子,它最早使用於宋代,最初的形式是一種類似於交椅的家具,到了清代,太師椅成了一種扶手椅的專稱。中國清代傢俱的製造地點主要是北京、蘇州和廣州,而這次展出的椅子來自廣州,又稱為「廣式」座椅。因當時廣州近海,作為通商口岸,出入口貿易發達。座椅受到西方設計和文化的影響,並繼承了中國優秀傢俱的傳統,創造出獨具一格的造型,從明代素樸單純的線條,演變成富有動感的曲線。

當時的廣式座椅追求華麗、細膩的風格,使用各種裝飾性材料,型成鮮明的風格和時代特徵。這次展出的實物和圖片中的座椅,主要是清未從廣州出口至美國各地。當時三藩市華埠的會館、中藥店、高級餐館都會用上。而流存至今的已寥寥無幾。當年的座椅,絕大多數使用高級硬木,如:進口的紫檀、酸枝、黃花梨等。廣式傢俱除大面積雕有各種動植物做為吉祥物外,獨特的是利用各種材料,如:大理石、漢白玉、陶瓷、貝殼、金屬等進行鑲嵌、裝飾。

太師椅的靠背板、扶手與椅面間成直角,樣子莊重嚴謹,用料厚重,寬大誇張,裝飾繁縟。這些的特徵都是為了突顯主人的地位和身份,已經完全脫離了舒適,更注重尊嚴。在清代的居室中,在處於重要位置的客廳裡,放置一對太師椅,既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同時也足以可以說明主人的品位和情趣。

「太師椅」作為中國唯一以官銜命名的傢俱,直到現在仍然有很多人仿製和陳設。如今,在遵循古代傢俱的製作方法的同時,又融入現代人的審美情趣和實用需求,太師椅被賦予了更活躍的生命力。目前在華埠訪客中心展出的一對太師椅便是100多年前在用貝殼鑲製而成,跨洋過海從廣州落戶到三藩市。

華埠訪客中心主任陳煐傑表示,雖然不少遊客對中國古董太師椅早有所聞,但具體是怎樣的款式、形態,只能從網頁上瀏覽。如今,林凱斌提供珍藏的太師椅,在華埠訪客中心與遊客零距離接觸,值得細細品味、端詳。

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