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疑是權利 發言須有邊界

塗建敏 中國

兒歌教學視頻「挖呀挖」在網上爆紅,幾位當事人卻遭遇了不同程度的網暴困擾。因擔心人身安全,黃老師已請假回老家躲避;桃子老師被烏煙瘴氣的聲音困擾到失眠;小草莓老師則不得不發文對自己的長相問題進行回應。

回顧事件本身。一首簡單旋律,為甚麼讓很多人把平常日子過成了兒童節?因為它戳中了人心柔軟的一面。簡單的歌詞,演唱者的純真,傳遞了世間的美好,讓太多人治癒。但人紅是非多, 伴隨兒歌的爆紅,也讓幾位當事人置於網絡聚光燈之下。

連日來,對當事人的諸多質疑,不排除確帶有好奇心成分。而且,有的話題也不失理性探討意義,比如,對演唱內容所涉及原創版權等。

但是,有一些話題,顯然超出這個範疇,諸如挑起各個博主的對立,利用AI給教唱幼師換臉來博取流量,甚至直接對博主發起人身攻擊等。

質疑是權利,但發言須有邊界。無中生有、惡意揣測,甚至選邊站隊、非黑即白,引發對立攻擊等,這就突破了道德和法治底線。

事實上,在回應身分質疑時,當事人之一、武漢黃老師其所供職幼教機構就出來證實,黃老師不是簽約職業網紅,背後也沒有運營團隊。

近4年來,黃老師遵守幼稚園制度,正常教學。

有如「浙江宣傳」公眾號此前所評論,「拋開事件本身是非不談,網暴似乎已經成為熱點事件的『標配』,且正從蹭熱點向製造熱點升級,這不能不令人感到十分憂心。」類似事件既往有過不少,值得警惕。

正如一位網友所說,「真想不通,對一名唱歌的幼師有甚麼好網暴的!」其實,對於幾位因兒歌而走紅網絡的幼稚園老師,人們尤其應該保持寬容、平和和理性。盧梭就說過,「童年是理智的睡眠期」。

拜倫則說,「幸福的年代,誰會拒絕再體驗一次童年生活」。沒有人會拒絕一份童話鏡像,就像沒有人會拒絕一份單純的美好。樂見更多的黃老師、「桃子老師」一夜走紅、甚至長紅,這是人們對世界理應抱持的善意。

因為借助於網絡傳播,人們不僅感受到了美好童真,也見識到了普通幼師所懷有的良好職業素養。保持高度自律,不隨意揮舞道德大棒對別人進行審判,守住網絡空間共有的規則,才能守護這份「治癒」的力量。

當然,拋開這些是非紛擾,於當事人而言,這些經歷其實也不失為一種歷練。

保持初心,保持定力,不懼喧囂,無惑於流量,守住幼兒教育主業,守住自我本分,從而為人們帶來更多自由而快樂的歌唱。

星島廣場